蓮花飄香
——生活在妙法的世界裏
達 照
一、蓮花
妙極了,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是蓮花不竭的源泉。妙極了,猶如蓮花,開花結果同時並存;苦澀的蓮子芯深深含藏在蓮花裏面。妙極了,猶如蓮花,在汙濁中生長,卻飄來陣陣清香;汙濁是蓮花的營養。
妙法,是多麼玄妙的感覺啊!又是多麼令人神往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是很多種的,如果一個人僅僅只是感覺到人生是苦,或者僅僅只是感覺到人生充滿了快樂,那就僅僅只是局限而狹隘的人生了。所以,如果僅僅只是爲了得到快樂而活著,那就是淺薄的人。
不過,在妙法的世界裏,淺薄的人也同樣充滿了內在的激情和超越,痛苦和快樂的人都同樣充滿了激情和超越。超越的人,就是不用放棄什麼,不用逃避什麼,而是認識它、適應它、愛護它、改造它、超越它。如如地,就是它!
妙法是每個人的心靈寫照,也是生命的一曲高歌,在這首歌裏面,譜寫著生命的全部韻律。只要你認真地挖掘,一定能夠在日落之前,就散發出甯靜而明亮的月光,黑暗從此就永遠消失。
當心靈世界充滿了激情和超越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人類乃至一切衆生,都同樣的具備了這種激情和超越。
可是,我們偉大的人類啊!你怎麼就白白的無辜地被剝奪了這種力量呢?失去了這種力量,生命就成爲迷亂不堪的碎片。于是,我們不停地在呼喚、在呐喊。我們甚至是在尋找,尋找失去的激情和力量,終歸徒勞。
你總是想離開煩惱之後,再來開心快樂;你總是想去掉淤泥之後,再來培植蓮花。朋友,假如你是思想家或者詩人,我可以告訴你:你應該放下你深邃的思想和美妙的詩歌,然後你才能體會煩惱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了。
所以,你才會發現,在妙法世界裏生活的人,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的“歡樂製造商”,也是嚴格意義的青春煥發者。猶如蓮花一般,不論生活在哪裏,總能夠飄出郁郁的清香。
二、如是
就這樣!多麼坦然裸露的宣言啊!更是斬釘截鐵的誓願。你知道“就這樣”的含義嗎?
其實它沒有任何概念,沒有任何分別和執著,也沒有這些狹隘和局限,一切都如此這般的現成,不加絲毫造作。
就這樣,眼睛不落在色相上,耳朵不落在聲音上,乃至意識形態也不落在思維觀念上。就這樣,是最直接的與生命相約。不,是親自體會了生命的內在超越。就這樣,是回到了現實世界的生活當中,山高水長,男歡女愛,是非恩怨,一切差別。就這樣,你緊緊的參下去,就這樣回歸到了一切法的最高境界,或者是通往心靈堂奧的橋梁,恰到好處。
“就這樣”即爲“如是”,如是最勝莊嚴福,悉以供養諸如來!
就這樣,是降伏一切妖魔鬼怪的法術,也是開啓生命寶庫的鑰匙,每個人都剛剛好佩戴一把。就看你願不願意立刻使用了。如果能夠使用“就這樣”,你現在就會發現自己“哦!就這樣”。
叁、我聞
我聽見了!
古人所謂入耳爲聽,入心爲聞。而心聲可以聆聽,因此,我聞就是我聽見了。
觀音大士的修行法門是耳根圓通,從聞性契入諸法實相,從而證得究竟,爲叁摩地,入無生忍,耳聞之聲潤澤心田,乃梵音海潮音。
在南海之濱,微濤拍打在斷裂的岩石上,陣陣浪聲。就這樣,我聽見了。
在藏傳佛法裏,有聽聞解脫密法。
在漢傳教理中,有聽聞心中無聲之聲的教導。
當“萬籁此俱寂,唯聞鍾磬音”的時候,耳根方顯出愉悅鳥性、澄空人心的莊嚴。而我們這個耳根的本能卻從未遺失,隨時隨處普放光明。只是你太過粗魯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和神韻。
可是,人們一直在聽到這個世界上的各種聲音,卻爲何不能從中領略生命的本地風光?祖師說,這是因爲迷得太深。
因爲迷失了自我,錯會了自我。所以才在無我的現象中逗留徘徊,放心不下;所以才對現成的微妙音聲麻木不仁;所以才淪爲只會聽而不能聞,只能入耳,卻不能入心。
問:如何入心?
答:如是我聞。
孔子曰:二叁子,吾隱乎爾?吾無隱乎耳!
問:如何無隱?
答:就這樣,我聽見了。
四、一時
時間和空間都是我們的錯覺,對時間的感受也常常隨著心情的不同而差異。一日千裏是比喻進步飛快,一日叁秋是形容心情郁悶;千載一時是對機遇的贊美,萬劫難複則是對失足的憾意。
時間有如河水,本無痕迹。年月日時分秒,終歸只是時間長河中的斑點,河水卻早已流向了遠方……
遠方,我們看見了一輪旭日的東升;遠方,我們看見了一位老人的身影;遠方,我們的夢想響徹了生命的殿堂。
恒河的聖水何時開始流淌?喜馬拉雅的雪山何時開始堆積?天地人生何時開始形成?虛空何時粉碎?
朋友,當生命的時空回到本源,當複雜的情緒頓息諸緣,當堅固的執著融化幹淨,當一切都已現成,時間——就不再是被你踩過的腳印,也不是腳印底下的淤泥。
一切法,從來都是寂滅清淨,而我們還是照樣生活在現實的世界上。
一時,世界變得灑脫而圓滿。
五、佛在
曾經有一位少年,不遠千裏跋山涉水來到深山的古寺,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師父,見面之後,少年毫無掩飾地請問師父:佛在哪裏?
師父不慌不忙地看著少年說:佛在……
少年一直等著師父接下去的話……
太陽下山了,夜幕降臨……
月光灑落在窗前,風輕輕地吹拂著垂簾……
夜,很深,很靜……
能聽見少年與師父的呼吸,能感受他們流淌的血液,能澄朗他們心弦上無聲的威儀,也能融入迷茫與著急。少年靜靜地等著,師父靜靜地坐著,直到天明。
雞啼、蛙鳴、鳥叫、歌聲,現實的嘈雜在靜谧中運行,譜寫生命全部的風景。
痛苦,少年來的時候帶著痛苦,尋找佛陀的住處,而此時不再是痛苦的奴隸。是誰升華了痛苦的煎熬而成爲感人的經曆?
迷茫,少年帶著命運的茫然,來尋覓師父的開示,而此時靜觀到生命之河悠然流淌。是誰驅散了彌漫的玄岚而呈現峰回路轉的皈依?
失落,少年肩負著失落的靈魂,來尋求聖者的安撫,而此時的失落反而頓顯安詳的淨寂。是誰轉換了失落的心緒而光明美麗?
哦!
當扔下一切身心世界的刹那,放卻再放卻,當下竟是具足所有最偉大的驚奇。當靜靜地將全部生命毫無保留地交給了十方,佛陀就顯現在那個最不被注意的心念裏,無話可說,難以思議。
佛在哪裏?
“佛在”,便是完美的主題。
六、靈山
山無水不靈,水無山不清;智者愛水,仁者愛山。
煩惱來自于“我見”,佛經中稱之爲“我見高山”。心中的靈山:頂天立地最英雄,苦難當前不動松;雨打風吹猶屹立,長空萬裏落飛鴻。印度的靈山:造化天然靈鹫峰,無爲物累去多棱。溫柔只爲山前路,過了一程又一程。
我們一直在閱讀佛陀的心靈,越過那塵封曆史的經卷,輪廓逐漸清晰,黎明的鍾聲敲響了沈睡的大地,剝落無知和傲慢的偏激,爬上了生命的山峰,四望無人,欲哭無淚。
山,是無盡的纏綿和生命的獨立;山,是腳下的泥土和仰望的皈依;山,是不變的真心和妄念的清晰,清晰卻又撲朔迷離。當打破心中的高山,我就是山的威儀。
你們從我的頭上踩過去,留下模糊的足迹;我忘記了一切痛苦,只把你們的前程托起。靈山,靈就“靈”在這裏!
七、比丘
在黎明到來之際,穿一件破爛的糞掃衣,悠然地邁著真誠而坦淡的腳步,走向那零零星星的村落,那麼甯靜而又歡喜,這是比丘在行乞。那輕輕的腳步響徹了數千年來文明的人類。袈裟庇護之下,蓦然回首,孤影依依!
樹林下,寂靜處,遠離了市井的煩囂,遠離了人間的喧鬧,也就遠離惡業、遠離煩惱。不參與人間的建設,那是因爲自己的執著和痛苦還沒有破了。所以,伴隨山間清流的小溪,伴隨樹下盛開的花朵,在岩石上安然靜坐。涼風吹過,一切惡行、惡念、惡法都隨風遠逝,剝落了無量劫來的僞裝,呈現出純真、純善的面目,這就是比丘們的生活。
當心海中洶湧澎湃地激起浪濤,當無始劫來的無明猛烈地咬噬著心靈,煩惱就是洪水猛獸,吞沒了人間的所有美好。人們都在掠奪殘余的狼藉,編織著美麗的社會,爲了物質和精神的貪圖,竟把自己的資源強盜一空,不停地提供給煩惱猛獸更多的誘餌。唉!誰能真正打敗煩惱的盜賊,而挽救出囚禁在黑暗中那個煩惱的奴隸?
煩惱的魔王就怕你抽空他的地基,煩惱的猛獸就怕沒有施展的余地,煩惱的人們就怕失去“我”的權威。煩惱就是惡魔,而斷煩惱,使魔王怖畏,這是比丘們的心地。
比丘——乞士、破惡、怖魔。
有誰知道這是生命的信仰,這是心靈的皈依!
長河落日,寺宇巍巍,映襯出晚霞的余輝。美,是佛陀的化身;美,是妙法的默契;美,是比丘的威儀。
八、羅漢
放棄,學會放棄,徹底放棄。放棄自以爲是的執著,放棄貪圖不盡的富貴,放棄一切煩惱的束縛,放棄已經擁有的東西。啊!放棄痛苦,才是如此圓明剔透的生命本意。
自由,找回自由,絕對自由。自由的心靈不落在六根、六塵、六識的世界裏,自由的行爲任意遍遊于無盡的時空,自由的生命啊,原本就是這般的美麗。
當你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到困頓、不安和焦慮時,是否想到讓自己得到真正的寂靜安然呢?甯靜而明亮,這是生命中最最起碼的權利,你得到了嗎?
讓這顆流浪的心回歸,根本就是寂靜,不再生長妄想的枝葉,也沒有煩惱的花果。離開了往昔的憂愁暗恨,離開了對于人間財、色、名、食、睡的執著,離開了身心世界的所有羁絆。唉!生命原本就是這般的簡單從容無拘無束,這就是羅漢的世界。
讓我們把衣食臥具,以及身口意叁業都完全供養給他!
殺死了見思上的煩惱惡賊,而呈現出慈悲喜舍的莊嚴!
從此失去了在輪回世界裏囚禁的證據,而臻不生不滅!
羅漢——應供、殺賊、無生……
過去、未來、現在,斷除了生命中雜染的虛幻,回歸到真實不虛的涅槃,人人都可以回歸,那是生命中最安全的港灣。那裏沒有痛苦,那裏沒有災難,那裏是西方的天使姗姗而來下,那裏是敦煌的飛天飄飄而起舞。粉碎了命運的桎梏,一切都如此安詳。
九、煩惱
在一個人人都疲于奔命的世界上行走,走來走去,你到底追求什麼?你到底丟失了什麼?解開手中所禁锢的鐐铐,放舍心中所束縛的觀念,漸漸的發現自己心靈深處滋長出來的是一棵煩惱樹。
煩惱是什麼?孩提時代不小心弄丟的一個空火柴盒,少年時期一次遊戲的失誤,青年時期的失落和迷茫,老年人的晚輩忘記打招呼的冷落感!還是人生中揪心的痛?這一切都是輕描淡寫的生命點綴,或許夠不上嚴格意義的煩惱。然而人們總在自以爲很煩惱,常常有活不下去的感覺。這種無能爲力,不知所措的糾纏,在佛法面前顯示了生命的深沈而豐富。菩薩說:煩惱是滋潤生命的營養,豈可斷除啊!
我走過煩惱的叢林,借助佛法的梯航,越過我見的高山,舉目茫茫,不知何處是家鄉。生命中那棵煩惱樹原來就是我在輪回時的全部內涵,除了它就連無量劫來執著的“我”也會被砍殺。
忽然,一夜暴風雨襲來,高山倒塌了,樹林湮沒了,我也被粉碎了!
十、自在
你看到這麼甯靜的世界了嗎?它是如此寂然而安祥。猶如昨夜暴風雨過後的水洗般藍天,雁過長空不留痕迹,影落寒潭而無聲息,長空寂寂,潭水悠悠。
生命中原本就有這樣的德性,它完全舍棄一切五欲六塵的囂攘,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只有真正看清楚現實人間真相的人,才能夠從迷茫的世道沈淪中奮起,才能夠在自我生命中安住,這是自在人生的秘密。
當幼稚的幻想不再糾纏你的前程,當腐朽的價值觀念悄然而去,千百年來堅持聳立的牌坊輕輕地倒下,古今中外的拼搏爭奪從此煙消,身心世界的束縛和時空觀念的固執斷然脫落……哦!你不就是生命本身的尊嚴嗎!猶如月光,清涼而寂靜地朗照大地,去除了人生旅途的雜染與疲憊,明白卻沒有絲毫的雜亂,寂靜而不再寂寞。
把最後一粒微塵抛向虛空,毫無色相。生命得到了真正的回歸:自我,當下,自在,徹底的歸宿!
2004年秋月
《蓮花飄香》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