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以美引真

  以美引真

  法雲法師

  常于電視、報刊等媒體見聞“香港小姐”、“環球小姐”選美活動的熱烈場面,友人對此各有看法,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問筆者:古德對此有何高見?

  古人相當重視美學,尤重人格之美,屈原的一首<橘頌>唱徹了千古高風亮節:“……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在屈原的筆下,橘樹正因爲具備這些內在的高貴品格,它那外在的美──綠葉素榮、文章爛兮,精色內白、紛緼宜修等等,才愈發娓娓動人,表裏如澈!

  《國語》中有伍舉論美的故事:楚靈王興師動衆、耗費巨資建造章華臺,當他與伍舉登臺,自誇:“啊,這臺好美啊!”伍舉趁機進谏:前楚莊王造匏居臺,只是作爲觀禮祭祀之用,耗資有限;現您建章華臺只是糜費享受,是醜而不美的。他提出以質樸實用、有德于百姓爲美的觀點。

  古德們更倡導以知識的充實塑造,涵養完美的人格,需進行多方便的教育。孔子曰:“其爲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可見,僅有天生麗質,而不進行人格、道德和知識的培養,徒有其表而已。若能“以美示真”,借助美的欣賞而促進偉大人格的完成,這種美,才能與日月同光,與天地長存。

  

✿ 继续阅读 ▪ 禅師與蘭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