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遠
法雲法師
記得一位頗有智慧的長者,諄諄告誡前來投訴或抱怨的學生:“當你在生活中遭遇困境或憂煩的時候,記住,去登高望遠或去眺望大海吧!”
學生們也確實獲益良多,他們紛紛發表心得:
“老師,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總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的自由,更多的肯定……可是當我遠望之時,高視物外,視野遼闊,突然心胸開闊,對平日的種種需求暫時不那麼強烈了。”
另有學員道:“說真的,每當臨近蒼茫的大海,放開眼去,一望無際,頓時生起平靜無缺的感覺,請問老師,爲什麼會這樣呢?”
老師慈和地說:“這是由于心境的不同,平常生活之時,缺少了解心:沒有真正了解人生的目的,是在于提升源源不斷的存在本質,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利、物欲等幻滅無常的存在。另外,也少了感恩心:不懂得珍惜你已經擁有的,反而貪羨你根本不需要的,而別人正辛苦追求的東西。”
缺少了解心的同時,就會增長了攀緣的心;在少了感恩心之時,也就增長了計較心。所以,總是生活得勞苦交織,難以自在。
可是,在遠望或放開眼的時候,只有一個心——廣遠心,有了它,使攀緣的心無緣施展,而計較心也無處著力。
那山高水遠的意境與愉悅,古人體會甚深:“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每當登高遠望時,與大自然相親相攝,天地既在我心,那一份甯靜安詳之感油然而生。
若能在平常的生活中,保有登臨之時的開闊心境,立足于塵世間,而胸萦廣遠心。
一個人只要在精神上超越了物質的表相,他的內心世界便無比廣闊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