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啓示
法雲法師
禮拜天,放下繁瑣的工作事務,與來訪的小朋友共同欣賞“一休和尚”錄影帶,我們時時開懷大笑,友人戲稱我“童心未泯”。
確實,我很樂意同孩子們交朋友,與他們一起,仿佛重返美麗的童年時光,感染其朝氣,保有天真、廣闊的心靈,重拾對生活的憧憬。
正如冰心、豐子恺等前輩,常著文對童心倍加贊美,孩子們也常給予我人生的啓示。
童心充滿平等的同情。友人曾說,一天,她正要用鞋底拍死一只蟑螂,小兒卻叫起來:“不要打死它呀!你看它多可愛。”
記得幼時,小妹玩耍不小心,把頭撞在桌角上,痛得大哭起來。媽媽爲哄她,假裝生氣打那桌子,不料她央求道:“媽媽不要打了,它也會疼的!”
童心是寬廣自由的。看見天上的月亮會叫爸爸摘下來;一把椅子可變汽車;見到已死的小鳥,會認真喊它活過來。
童心也是最真誠透明的。一位客人曾去拜訪南懷瑾先生,南先生的孩子對他說:“我爸爸說他累了,要在樓上休息一會,有客人來就說他不在家。”事後,南先生不但沒有責怪孩子,反而大加稱贊他的誠實純真。
童心之所以美好,是因爲它尚未受到世俗功利的汙染,它純潔、真誠、善良,若能將童心的平等同情、真率和熱誠擴大,世間將減少一些虛僞、勢利和冷酷。故孟子言:“不失赤子之心。”
童真之心,實在是我們成年人改過自新的一面明鏡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