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
心影
少年熱誠意亦虔
試製永動機 一遍又一遍
望解除農夫的辛勞
工友的憂煩
每仰望蒼天
看星如何墜 月如何圓
一任劫灰飛 狂飙洪瀾
蒼白青春願焚燃
莫空效屈子天問 莊生蝶夢
肩負苦難步前賢
跋涉萬水千山
晨鍾敲醒舊夢
心似秋月孤圓
滴水投諸巨海
生命壯闊本源
微軀化作度人舟
願與潮汐結深緣
別雲姐
小小雲彩
在天邊相遇
彙成濃雲霭霭
護陰天下群生
如像您伴我
數年同舟風雨
記得慰問難民營之途
我們相識
不忍衆生淒苦 聖教沈寂
願以滿腔熱忱
爲真理而驅馳
長夜憂思
您關懷我白發添數莖
孤客飄零
您鼓勵我獨自默默耕耘
雲起雲湧 雲散雲聚
只需一心會知
願您永遠如白雲般純淨
永遠如白雲般溫存
既已將此身心
奉獻塵刹
哪怕前路仍是
坎坷不平
只要青天長存
小小雲彩
終會相聚
化作慈雨甘霖
溫潤天下蒼生
1988年8月
寄友人
高山因暴風雨襲擊更雄偉
蒼松因霜雪摧殘而常青
年輕的朋友啊
人生因波折才得價值
流水因沖擊而成美麗浪花
動人的詩章來自苦痛的心靈
幽遠的情懷啊
卻在憂患苦難之中凝聚
初稿于一九七零年
懷故國
清流浩蕩 棲鹭翩飛
遠眺雲天一片白
莫非故國仍寒冬深雪
竹影蕭蕭 椰圃甯靜
遙聞驚鴻聲聲唳
唯見故園清秋空翠
駝鈴叮叮 古寺林立
嵯峨白塔霞輝映
分明是我少林塔林巍巍
青天蒼茫 雲山迢遙
泰寺晚鍾隨風揚
恰似寒山鍾聲到楓橋
別夢悠悠南浦淒
路漫漫兮腳步沈
是否肩上還壓著苦難歲月?
古道荒涼 壯心遄飛
鑒真東渡 玄奘西行
雖無心越慧命才藝(*)
尚懷宗杲憂國苦心
鄉心無既 萬縷千絲
行益遠兮思益深
爲冰雪消融 苦難早盡
要獻身真理 異域飄零
山川新異 風月同天
舉首莊穆佛塔前
默默祈禱 至誠一片
願正法久住 善知識長存
丙寅年春于緬甸NK小村
* 心越東臯禅師,明末赴日,水戶藩主德川光國建祗園寺請師說法。師善書畫,精醫學琴道,多才多藝,爲日人尊崇。我在研究曆史時,曾撰一文述之。
補鍋少女
浩劫年間,常見一稚氣少女,往來宿舍區補鍋,其父系受迫害而死,母臥病榻,她獨挑生活重擔,現已考上某學院。
黃莺兒一般清脆的聲聲呼喚
春去秋來 寒暑無間
像柔弱小草過早失去春天的溫暖
補鍋少女又來到長街深院
敲敲補補 舊鍋換新顔
靈巧小手如同把花撚
清秀雙眉爲何總不展?
床上慈母尚待稀飯一碗
老大娘細看少女容顔
低聲歎息:命真悲慘!
晶瑩的大眼一閃:
就是這生活的磨練
擦亮了無知的雙眼
就因爲深入社會底層
方真正懂得世間的冷暖
晚歸寒舍更勤翻書卷
怕只怕青春時光等閑
要打破千重萬重困難
看能否彌補一點人間缺陷
1979年10月
路燈
伴著淒風苦雨
頂著烈日寒霜
默默矗立
堅定不移
如像光明的燈塔
恰似那航海的指針
以不熄的光輝
照亮昏衢
爲夜行者指引方向
讓迷路人找到歸程
雖無華麗的外表
卻隱藏一顆慈愛的心
把光明溫暖灑向人間
永遠放射濟世的光輝
雨思
夕照忽斂
陰雲滿天
細雨濛濛
灑落窗前
如絲、如霧、如泫
雨絲晶瑩
雨珠剔透
不息不斷
多麼奔放勇敢
莫非想
澆醒這昏睡的大地
莫非要
滌淨這汙染的世間
看河山新霁
暑氣逃潛
清新空氣
滋潤心田
雨絲簌簌
伴我手握書卷
雨露清涼
啓我深深思念
一顆雨珠豈非一世界?
素心同雨共清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