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呼吸間
法雲法師
有一則禅宗故事,說一位僧人在行化時,不小心一腳踏空,掉下山崖。幸好衣服挂在懸崖間的一棵小樹上,絕處逢生,一會兒終于回過神來。
正在慶幸之際,擡眼四處觀察,心頭不禁一緊,方知前途未爲樂觀。原來,小樹在他身體的重壓下,根部已開始松動;而他離崖頂有幾丈高,勢必不可能爬上去;在懸崖的下面,又有一只餓虎正仰首等著呢!心想這回死定了。
擡眼忽然發現就在不遠的地方,崖壁上長了一顆鮮紅的草莓,他伸手摘下草莓放在嘴裏,欣歎道:“這草莓好甜啊!”
故事僅到此爲止,並沒講他的結局如何。其實又何必再知道結局呢?在千鈞一發的時刻,他能夠活在當下,感到如此潇灑快樂,這已經足夠了。
記得佛陀有一天詢問弟子:“我們的生命有多長時間?”
一位弟子搶先回答:“數日間。”
佛陀搖頭說:“你還不懂這個道理。”
于是,又再問道:“人命有多長期限?”
另一位弟子答道:“飯食間。”
“你也不明白。”
最後,佛陀再次提出同樣的問題,一位弟子舉手道:“生命在呼吸之間。”
佛陀笑了。說道:“你說對了,人命在呼吸之間,出息不還即是後世。”
不久前赴新加坡講學,剛下飛機,我就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榮獲過“國家服務勳章”的長者,因爲聽說他已病得很嚴重。病榻上,老人神志十分清醒,他一眼便認出了我,並微笑點頭致意。
可是,沒料到當晚便傳來老人逝世的消息,令人油然而生“無常”之歎。
什麼是“無常”?“一口氣不來,便是無常”,用通俗的話說,生命就在呼吸之間,沒有呼吸就沒有生命;因此,把握生命、活用生命期,如果能夠在呼吸停止之前問心無愧、有快樂、有心得,便不虛此生;千萬不要到最後一刻,回首發現一片空白,那就虛走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