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習氣難除

  習氣難除

  ---慧光法師---

  

   其他的聖人,不是佛,他們雖然斷了煩惱,但是他沒有斷習氣。

   下面就舉幾個例子:

   例如難陀。難陀是佛的弟弟,他對這個淫欲心特別的強,對女衆的心比較強一點。「雖得阿羅漢道。」,他已經成道了,解脫了。「于男女大衆中坐。」他如果坐在大衆中,裏面有男的有女的。「眼先視女衆。」他眼睛先看女衆,這麼一眼瞧過去,他都是先看女衆再看男衆。「眼先視女衆而與言語說法。」就是跟她們先說話,他就有這個習氣。

  

   例如舍利弗。舍利弗他是嗔習。就是有一次,佛出門去,請舍利弗照顧這個僧團,很久佛才回來。回來的時候看到羅睺羅好像瘦了,佛就問他:「你是怎麼樣?生病了嗎?還是吃不好?」

   然後羅睺羅就說:「吃的不是很好,所以才瘦了。」

   佛就說:「舍利弗不對,怎麼可以不好好的照顧僧團裏面的成員呢?自己可能有很好的食物,人家供養他,但是他沒有照顧到其他的人。」

   所以他聽到佛這樣責備他,責備他食不淨食。「即便吐食。」他就爲了證明他是被冤枉的,就把他吃的吐出來,表示我不是吃了什麼好東西,沒有照顧這些人,沒有!所以「終不複受請。」他從此之後不再受人家的供養,終不受請。所以蠻有脾氣的。

   而且舍利弗他對度衆生有選擇性的,要有智慧的,要勤勞的,精進的他才要,如果是煩惱習氣比較重的,那你不要來找我。

  

   再來還有一個例子,就是畢陵迦婆蹉。這個畢陵迦婆蹉,他常常要過恒河的時候,就叫那個恒河爲小婢(「常罵恒神爲小婢。」)。「小婢啊小婢,你把河打開,我要過河!」就這樣講,他沒有任何的傲慢,他不是傲慢,他是習氣。「小婢、小婢。」這樣子跟他叫。恒河神這樣聽的時候,就很生氣,我總是一個神啊!管這個河的神啊!你怎麼叫我叫婢呢?所以他就很不高興。一狀告到佛那裏去。

   佛在大衆中就把這個畢陵迦婆蹉叫來,就問:「你是不是有叫這個河神小婢呀?」

   他說:「是,我有。」

   然後他(佛)說:「你跟他忏悔,你這樣叫他,他很不高興,你要跟他忏悔。」

   這個畢陵迦婆蹉一開口:「小婢、小婢,你不要生氣,我無意的!」

   河神氣死了!

   那麼佛就講這個因緣,他就說其實這是他的口頭禅了,因爲你曾經做他的奴婢,你幾百次哦,不是幾次而已,幾百次都是做他的仆人。他雖然現在成就了,他對你的稱呼就是小婢,不是他有嗔心、有這個傲慢心特別要看輕你,不是!他是一種口頭上的稱呼而已。所以這個叫做慢習,慢,傲慢的習氣。

  

  

  

   「如是等諸聖人。雖漏盡而有煩惱習。如火焚薪已灰炭猶在火力薄故不能令盡。」所以火雖然燒完了,還有碳留下來。火因爲很小,所以碳不能盡化掉。

   「若劫盡時火燒叁千大千世界無複遺余火力大故。」如果世界要毀壞的時候,那時候的火一燒呢,什麼東西都燒光光,沒有剩下一點點。所以「佛一切智火亦如是。」佛的智慧的火就像這樣,它不只是燒煩惱,「燒諸煩惱。」而且「無複殘習。」連習氣也統統燒光了。

  

  備注:以上引用經文均來自《大智度論》

  

  ------------------------------------------------------------

  ◎摘自慧光法師 《成佛之道》系列講座

  

✿ 继续阅读 ▪ 沒有好與不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