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
話說妙莊王聽了妙音、妙元兩位公主一番勸解之後,不覺長歎一聲說道:“兒啊!你們還只道爲父真的忍心叫你叁妹妹受苦?卻不知爲父的另有一片苦心,原想使她受些磨折,抛棄修行的心念,好好的招一個驸馬,共享榮華之樂,不料她的意志,卻如此堅決,端的百折不回,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若講到你家這叁妹妹,看來是注定要修行的。她自小就是茄素,而且言語行動,都帶著幾分佛家氣息,人家說是夙根,或許有的。最奇怪便是叁朝慶賀時的怪老人,幾句偈語就止了她的哭;還有那個樓那富律臨逃時留下的藏頭偈語,隱嵌著妙善觀音四個字,凡是這些,似乎都有關系,如今想來,都應在她身上,或者她有修成正果的希望,也未可知。如今是沒法使她改變意志的了,只得由她。城外耶摩山下有座金光明寺,在前本有僧侶住持,後來因爲山中出了猛虎,常常出來爲害,寺中的僧侶一個不小心,便被猛虎攫食,嚇得一般光頭,亡魂喪膽,不敢再在寺內居住,四散逃奔到別處存身,這金光明寺就此荒廢。以後凡是行腳僧人等過此,也不顧而去,一來寺中沒有招待食宿,歇不得腳,二來又怕猛虎傷害,不敢存身,以後便成了習尚,故荒廢到今已有十來年之久,依然沒有僧徒法侶,可是虎患早就沒有了。如今妙善既要求個舍身之所,這金光明寺正是個絕好的所在,待我命人前往修茸一番,待功竣之後,擇了吉日,送她入寺便了。”妙音、妙元二人聽了這一篇話,才明白了妙莊王向日所以命妙善灌園和發往廚下作工的用心,當下大家慶賀令節,不在話下。到次日,妙莊王果然下旨,命在國庫撥了款項,派定大臣監督,招工興修金光明寺。那時叁公主執炊竈下,本來不知此事,可是宮女永蓮最先聽到消息,不由得喜出望外,一路手舞足蹈的跑到妙善公主的寢室,大呼小叫地闖進去,連稱叁公主喜事來了。這麼一嚷,倒把個妙善公主嚇得一跳,因爲她那時正坐在佛前閉目定心,做她內觀的功行,忽然被永蓮一嚷,亂了心神,又聽得喜事二字,怪覺刺耳,亟睜開眼看定永蓮道:“有何喜事,值得如此大驚小怪!要不是我,神魂都被你擾出竅去,畢竟何事?快快從頭講來。”永蓮也自覺莽闖,便含笑認錯道:“我因爲歡喜過了份,才致如此,不料驚嚇了公主,真是萬分的罪過。可是這一件事,卻是出人意外的,如今我且不說,叁公主,你是絕頂聰明的人,生就的九竅玲珑心眼兒,這件事我請你猜上一猜,看是中也不中。”妙善公主也帶笑說道:“你這伶俐鬼兒,怪會弄乖巧,叫我又沒有未蔔先知的本領,如何猜得你心中之事呢?好在我也不一定要知道這閑事,可以省卻些精神哩!”永蓮見她又要合目入定,便道:“我說我說,原來主上自前次大公主二公主苦苦相勸之後,他知道你叁公主立志堅決,不再阻撓你的意念,聽憑叁公主舍身空門。又從了兩位公主的請求,命將城外耶摩山麓的金光明寺做梵修之地。叁公主啊!你想這不是天大的一樁喜事麼?”妙善公主聽了,也自暗暗歡喜,還恐她的說話不盡可靠,便道:“永蓮呀!你休要編造了這一套謊言來哄我,我卻有些不信。”永蓮發急道:“好公主呀!我奉侍了你許多時候,何嘗有一次哄騙過你來!今番之事,端的千真萬確,現已雇匠興工,修茸金光明寺,還派了大驸馬爺,做督造大臣哩!好公主!你如其不相信時,我肯對天立誓。”妙善公主一聽她如此說法,知道永蓮剛才的話,完全是真,不由她不喜溢眉宇,合十當胸道:“畢竟父王是仁慈之輩,今番竟成全了我的素志。還大興土木,重興金光明寺,這一場功德委實不小,定然答報于將來哩!”永蓮又插嘴道:“此事呢,端的可喜,只是叁公主後日往金光明寺修行時,須多招些獵戶,住在左近才好。”妙善公主道:“這卻爲何?獵戶與修行有什麼關系?”永蓮道:“公主有所不知,那金光明寺以前本來有僧徒居住的,後來耶摩山中出了猛虎,時常吃食僧人,才將他們嚇散夥了,至今成爲廢寺。公主如往那裏,萬一猛虎重又出現,那便如何是好?”妙善公主聞言,並不驚懼,含笑說道:“那個不打緊,猛虎是山中之王,能夠通靈,故佛祖曾封爲巡山夜叉,它所吃的都是些造孽多端的人物,那些人已失了爲人道理,在猛虎眼光裏看來,只當是禽獸,全非人形,故撲來果腹。若是虎眼中看出來是人形的,它決不肯吃,又何況是皈依佛祖一心修行的人呢?”永蓮聽了,不覺拍著手呵呵的笑起來道:“公主呀!這一來你可說錯了,從前金光明寺中所住的,都是和尚,也是佛門弟子,一般的吃素持齋,一般的誦經禮佛,結果就有許多被猛虎所食,難道這般和尚就不成人形,或者還是那巡山夜叉一時沙灰蒙了眼,才致誤食呢?這就是一件不可解的事情。”妙善公主聽了此話,不覺哈哈大笑道:“永蓮啊!你算得聰明伶俐,這一片禅機你可是卻參不透了,你道只要吃了長齋,每天每天宣誦佛號,就可算得修行,成得正果麼?我且說一個譬喻你聽,現在有一個人齋是吃的,佛是念的,可是另一方面,卻在作奸淫盜竊、殺人放火的勾當,造成種種的惡業,你道這種人能夠算是佛門弟子?能修成正果?在巡山夜叉眼光裏看會得是人形麼?再說和尚在表面上看,雖然同爲佛門弟子,雖然真心修行的自屬不少,但是也不是沒有禅棍子和心術不純潔的人在內。尋常人犯過,罪孽五分,念佛的人犯了就要加倍,變成十分,這就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的意思。那一班被猛虎吃食的和尚,一定有他們的孽根,再不然就是生前的夙孽,否則是決不會遭此魔劫的。況且外魔之來,都系自肇,倘然心志專一,外魔是決不會來侵襲的。故耶摩山中雖有猛虎,盡管無妨,猛虎自猛虎,我們修行自修行,兩下絕不相幹,你放心好了!”永蓮聽了這一大篇話,似乎心境開朗,點頭稱道:“如此,婢子願隨叁公主一同去出家修行,免除一切塵世的災障和輪回之劫。”妙善公主又道:“你的立志端的可嘉,但是修行一事談何容易?在此時一鼓作氣,自然心念無二,萬一到將來遇難思退,見異思遷,徒費了一番苦功,依舊是不得成道,那又何苦呢!凡事須要慎始全終,你要修行,可有始終不變的毅力?”永蓮道:“有有有!婢子隨侍公主有年,難道公主還不知婢子的脾氣?若是不信時,待發個誓願你聽。”說著真的朝外跪下,說道:“皇天在上後土在下,一切過往神明,共鑒我心,婢子永蓮如今發願修行,如有叁心二意,半途反悔,雷擊火焚,甘心承受。”說罷磕了叁個響頭,方才站起來。妙善公主看她如此虔誠,又添了一個清修的伴侶,心中十分喜悅,正是
清修非異事 端在有信人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