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那先比丘經 第五十叁問 佛所作所知甚難甚妙嗎?

  第五十叁問佛所作所知甚難甚妙嗎

  譯文

  那先說:「佛所作的事情非常困難,佛所知道的東西很微妙。」王又問那先:「佛所做的事是什麼樣的難法

  又是什麼樣的微妙法

  」那先說:「佛能夠知道人心中的事情,一般人眼睛看不到的事,都能剖解它的微妙。能夠剖解眼睛所見之事,能夠剖解耳朵聽到的事情,能夠剖解鼻子聞的東西,能夠剖解口舌辨別的東西,能夠剖解身軀感受的東西,能夠解剖一切敗壞的事,能夠解剖疑慮之事,能夠剖解所想念的事,能夠剖解神識體悟之事。」

  那先說:「人取海水含在口中,能不能分辨出口中所含之水是哪條泉源之水,是哪條溪流之水,是哪一條大河之水

  」王說道:「衆多之水合而爲一,難以分別知曉區分。」那先說:「之所以說佛所作的事很困難,就是因爲他對任何事物皆能一一分別了知。人身中之眼等六識皆不可見,但佛卻能了知。」那先說:「因爲佛所作甚難的緣故,因此能剖解出來。從心念以至眼見所看見的,從心念以至於耳朵所聽見的,從心念以至鼻孔所發出的鼾聲,從心念以至於口中所辨別的滋味,從心念以至於身體所感知的苦和樂、寒冷與溫暖、粗糙與堅硬,從心念以至於思考趨向,佛都知道並能析出各種感覺的特徵。」王說道:「說得好哇!說得好哇!」

  原典

  那先言:「佛所作甚難,佛所知甚妙。」王複問那先:「所作何等甚難

  何等甚妙

  」那先言:「佛能知人腹中,目所不見事,悉能解①之。能解目事,能解耳事,能解鼻事,能解口事,能解身事,能解販事,能解所念事,能解神事。」

  那先言:「人取海水含之,甯能別知②口中水是某泉水,是某流水,是某河水不

  」王言:「衆水皆合爲一,難各別知。」那先言:「佛所作爲甚難,皆能別知。今人神不見人身中有六事不可見。」那先言:「是故,佛解之。從心念至目所見,從心念至耳所聽,從心念至鼻所齅③,從心念至口知味,從心念至身知苦樂、寒溫、麁堅,從心念有所向,佛悉知分別解之。」王言:「善哉!善哉!」

  注釋

  ①解:理解、剖分。

  ②別知:區分出來。

  ③娛:嗅之異體字。

  譯文

  那先說:「夜已經很深了,我要回去了。」王立即敕令旁邊大臣:「拿出四匹折疊布匹,浸置在麻油之中,拿住作爲火煩,去送那先回去。恭敬奉事那先,就像奉事在我的身旁。」旁臣都齊聲說:「受教了。」王說道:「能夠得到像那先這樣的人作老師,成爲他的弟子,像我這樣的人得道就快了。」王各種所問,那先立即就每件事給予了回答,王十分地歡喜。王立刻拿出宮中貯藏的精品衣服,價值十萬以上給予那先。王對那先說道:「從今以後,但願那先每天與八百沙門,共同在宮中就餐,及至其他所需之物,都可以從王宮中拿取。」

  那先說:「我是修道之人,沒有一點額外的欲望。」王勸說那先道:「您應當愛護自己的名聲,也應當保護我的身名。」那先說:「什麼叫做應當自我保護,也保護王之身名呢

  」王回答道:「恐怕他人議論,稱呼王是怪倍之人,那先替王解答了各種狐疑而不能夠獲得賜予。或者又恐怕其他人說:『那先不能解釋王的疑問,所以得不到賞賜。』」王說:「那先接受了這些,使我得到其接受行爲中的福報;那先也應當保護自己的名聲。」王說道:「我現在就像獅子在金籠子之中,就好像被拘禁一般,經常有想逃出去的想法。現在我即使是處在國家的宮廷之中,但我的情懷並不快樂,想要抛棄國家而去,去學道。」王說完了,那先便歸佛寺去了。

  那先這樣一走,王私下思念道:我問了那先什麼些事呢

  那先爲我解答什麼

  王自己想道:我所問的問題,那先沒有一個不能理解的,並且都給予了解答。那先回到佛寺之中,也自己想道:王問了我什麼些事情呢

  我又是如何回答王的呢

  那先自己想道:王所有的提問,我也都予以解答了。思念這些事情一直到天亮。

  第二天,那先身披袈裟,手持鉢盂,直接走入宮殿,到正殿裏坐下。王走上前來向那先施禮完畢,便退回到自己座中。王告訴那先:「那先您昨晚一離去,我便自己想道:我問了那先什麼話

  那先又回答了我什麼些話

  我又自己想道:我所有向那先提問的,那先沒有一個不替我解答了的。想著這些話,心中歡喜睡覺安穩,一直到天亮。」那先說:「我走回佛寺的寮舍之中,也自己思念道:王向我問了些什麼事情

  我又替王解答了什麼事情

  我又自己想道:王所有的提問,我則立刻替他解答了。因爲思念這些的緣故,一直歡喜直到天亮。」說完了這些話,那先便要走了,王便站了起來,向那先施禮告別。

  原典

  那先言:「夜已半,我欲去。」王即勅傍臣:「取四端疊布。榲①置油麻中,持以爲炬②,當送那先歸。恭事③那先,如事我身。」傍臣皆言:「受教。」王言:「得師如那先,作弟子,如我,可得道疾。」王諸所問,那先轍④事事答之,王大歡喜。王即出中藏好衣,直十萬以上那先。王語那先:「從今以去,願那先日與八百沙門,共於宮中飲食⑤,及所欲,皆從王取之。」

  那先報王:「我爲道人,略無⑥所欲。」王言:「那先當自護⑦,亦當護我身。」那先言:「何等當自護,護王身

  」王報言:「恐人論議,呼王爲悭,邵先爲解諸狐疑而不能賜與。或恐人言:『那先不能解王疑,故王不賞賜。』」王言:「那先受者,令我得其福;那先亦當護其名。」王言:「譬若師子在金壏中,由⑧爲拘悶,常有欲望去心。今我雖爲國宮省中⑨,其意不樂,欲棄國去而行學道。」王語競,那先便歸佛寺。

  那先這去,王竊⑩自念:我問那先爲何等事,那先爲我解何等事

  王自念:我所問,那先莫不解我意者。那先歸佛寺,亦自念:王問我何等事

  我亦報王何等事

  那先自念:王所問者,我亦悉解之。念此事至天明。

  明日,那先被⑾袈裟,持鉢,直入宮,上殷坐。王前爲那先作禮已,乃卻坐。王白那先:「那先這⑿去,我自念:問那先何等語

  那先報我何等語

  我又自念:所問那先,那先莫⒀不解我意者。念是語,歡喜安臥,至明。」那先言:「我行歸舍,亦自念:王爲問我何等事

  我亦爲王解何等事

  我複自念:王所問,我轍爲解之。用是故,歡喜至明。」語竟,那先欲去,王便起,爲那先作禮。

  注釋

  ①榲:揩也。

  ②炬:火把。

  ③恭事:恭敬地侍奉。

  ④轍:立刻。

  ⑤飲食,麗刻本作「飯食」 。意同。

  ⑥略無:一點也沒有。

  ⑦護:維護、保護。

  ⑧由,「別本」寫作「猶」 。

  ⑨爲國宮省中:「別本」譯作「國王在宮省中。」語意順暢。宮省中,即宮廷中。

  ⑩竊:即「竊」字,私下裏。

  ⑾被:通「披」 。

  ⑿這:麗刻本作「適」 。剛才之意。

  ⒀莫:沒有哪一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