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十七問人會憶念久遠以前之事嗎
譯文
王又問那先道:「人們在有所作爲的時候,能夠思考很久遠以前的事嗎
」那先說:「人在愁苦憂傷的時候,都會回憶很久很遠的事情的。」王說(原文脫「說」字)道:「用什麼來憶念呢
用心志去憶念嗎
用憶念去憶念嗎
」那先問王道:「是否曾經學習知識,以後又回憶這些知識還是沒有回憶呢
」王說道:「的確,我曾經學習過一些知識,以後忽然又忘了這些知識。」那先說:「王這個時候沒有了心志,而忘記了所學的嗎
」王說:「我時常忘記要憶念的東西。」那先說:「行了。王這種現象差不多可以歸於某一種類型了(屬於對久遠之事的憶念)。」
原典
王複問那先:「人家有所作,能念①久遠之事②不
」那先言:「人愁憂時,皆念久遠之事。」王:「用何等念之
用志念耶,用念念耶
」那先問王言:「甯曾有所學知,以後念之不
」王言:「然我曾有所學知,以後忽忘之。」那先言:「王是時無志耶,而忘之乎
」王言:「我時忘念③。」那先言:「可,蓋④王爲有象。」
注釋
①念:意念、心念,此乃爲佛教主要概念之一。它是指一種意識活動。
②久遠之事:過去之事。
③忘念,「別本」作「妄念」 ,當是。
④差:即「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