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叁問人能預知不再生於後世嗎
譯文
王又問那先:「人不再生於後世,這個人難道自己預知不再生於後世嗎
」那先說:「肯定的。有人能預知自己不再生於後世了。」王反問道:「憑著什麼知道的
」那先說:「其人自己知道的。沒有世俗恩愛,沒有了世俗貪欲,沒有各種惡行,因此便自我知曉不再生於後世了。」
那先問王:「譬如農民種稻谷,收成極好,裝滿箪箪之中,以至於後來幾年,不再去耕種了,難道他還想得到稻谷嗎
」王說道:「下再希望得到稻谷了。」那先說:「修道之人也是這樣。抛棄了苦樂、恩愛,不再有任何貪欲,因爲這個緣故便自知後世不會再次投胎轉生了。」王說道:「說得好哇!說得好哇!」
原典
王複問那先:「人不複生後世,其人甯能自知不複生不
」那先言:「然。有能自知不複於後世生。」王言:「何用知之
」那先言:「其人自知。無有恩愛,無有貪欲,無有諸惡,用是自知不複生後世。」
那先問王:「譬若田家種谷,大得雙斂①,盛箪肇②中,至於後午,不複耕種,甯複望得谷不
」王言:「不複望得谷。」那先言:「道人亦如是。棄捐③苦樂、恩愛,無所複貪,是故自知後世不複生。」王言:「善哉!善哉!」
注釋
①雙斂:即收斂,收獲是也。
②箪簟:一種用竹製的東西,可以卷起,圍成一圈,中可以貯放糧食。箪箪,音dandian,箪,本意爲竹筒;簟,竹席。此處爲合成詞,即指竹席。
③棄捐:即抛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