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喻經 57 蹋長者口喻

  57蹋長者口喻

  譯文

  從前有位大富翁,左右的人都想取得他的歡心,竭盡恭敬之能事。富翁吐痰時,左右侍奉的人馬上用腳蹋掉。有一個愚人,趕不上機會去蹋,便想道:「若是吐在地上,衆人即刻蹋掉了。還是趁他想吐的時候,我搶先蹋掉他。」于是長者正咳著要吐的時候,這愚人飛起一腳,蹋在長者口上,踢破了唇,折斷了齒。富翁問愚人道:「你爲何蹋我的口

  」愚人答道:「長者若是痰出口落地,左右討好的人捷足先蹋了。我雖是想蹋,總是趕不及。所以,痰要出口之際,擡腳先蹋,希望得您的歡心。」

  大凡事物都須時機,時機未熟,強行去做,反而得到苦惱。因此,世人應當知曉是時機與不是時機。

  原典

  昔有大富長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盡恭敬。長者唾時,左右侍人以腳蹋卻。有一愚者,不及得蹋,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諸人蹋卻。欲唾之時,我當先蹋。」于是長者正欲咳唾,時此愚人即便舉腳蹋長者口,破唇折齒。長者語愚人言:「汝何以故蹋我唇口

  」愚人答言:「若長者唾出口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蹋去。我雖欲蹋,每常不及。以是之故,唾欲出口,舉腳先蹋,望得汝意。」

  凡物須時,時未及到,強設功力,反得苦惱。以是之故,世人當知時與非時。

  源流

  《雜譬喻經》(比丘道略集、鸠摩羅什譯)第十四則:外國小人事貴人,欲得其意,見貴人唾地,競來以足蹹去之。有一人不大健剿,雖欲蹹之,初不能得。後見貴人欲唾,始聚口時,便以足蹹其口。貴人問言:「汝欲反耶,何故蹹吾口

  」小人答言:「我是好意,不欲反也。」貴人問言:「汝若不反,何以至是

  」小人答言:「貴人唾時,我常欲蹹唾。唾才出口,衆人恒奪我前,初不能得,是故就口中蹹之也。」此喻論議時,要須義出口,然後難也。若義在口,理未宣明,便興難者,喻若就口中蹋之也。(《大正藏》第四冊第五二五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