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斫樹取果喻
譯文
從前有位國王,擁有一棵好樹,長得高大,樹冠寬廣,將要結出香而甜美的好果子來。這時有一個人來到了國王居住的地方。國王對他說:「這棵樹上將結美果了,你想吃嗎
」這人就答道:「這棵樹高大寬廣,雖然想吃,怎麼才能夠摘得到呢
」于是就斫斷了樹,期望摘到果子。卻一無所獲,徒然地勞苦了一番。後來想栽回去,樹已枯死,毫無生機。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如來法王有一棵持戒樹,能結出好果子來。心內湧出了渴求滿足的快樂來,想要得到那果子,那麼,就應當持受戒律,修行種種功德。世上的人不會運用權便的智慧,反而破了戒,如那個伐了樹還想種活的人一樣,什麼都得不到。破戒的人,也是這樣。
原典
昔有國王,有一好樹,高廣極大,當生勝果,香而甜美。時有一人來至王所。王語之言:「此之樹上將生美果,汝能食不
」即答王言:「此樹高廣,雖欲食之,何由能得
」即便斷樹,望得其果。既無所獲,徒自勞苦。後還欲豎,樹已枯死,都無生理。
世間之人亦複如是。如來法王有持戒樹,能生勝果。心生願樂,欲得果食,應當持戒,修諸功德。不解方便,反毀其禁,如彼伐樹,複欲還活,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複如是。
解說
持受禁戒,修行功德,都是趣向于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的津梁,雖則不是最終的目標,卻是通向最終目標不可或缺的方法,因而必須固守,且日日精進,以求獲得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