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要救你 (道證法師講述)▪P5

  ..續本文上一頁,得不到很懊惱!竟變成一心“吵著要喝咖啡”,不念佛了,(而且越聽助念、引磬就越氣!)

  蓮友們問末學——“怎麼辦?”末學說:“請泡兩杯,末學去和他幹杯!”

  他家人擔心說:“怕咖啡對身體不好。”其實已屆臨終,實在不是談咖啡對身體好不好的時候了,況且他吞咽困難,頂多只喝一、二口,喝咖啡本來事小,也不犯戒,可是在這臨終前夕,這樣強力違拗他的小小意願,反而會誤大事——令他反彈起嗔心,就更不好!

  所以末學和他一起歡喜喝咖啡,舉杯歡笑念“阿彌陀佛”,“和蓮池海會佛菩薩幹一杯”,他舉杯也自然念“阿彌陀佛”,滿足笑了起來,說:“今天感覺天空特別晴朗,和蓮池海會幹一杯,阿彌陀佛!”其實,他只喝了一點點咖啡,然而已經笑著回到念佛,也不再吵著要喝咖啡了!

  我們是喝咖啡要不離念佛,並不是念佛一定不能喝咖啡。是行住坐臥不離佛,並非念佛不能行住坐臥。若念佛不能行住坐臥,不能喝水,不能呼吸,那麼如何是好呢?所以重要是心念的焦點——憶佛念佛,都可以見佛的。

  晨曦社諸位童子大家都很難得,大家去爲純華助念,所寫下來的助念記錄,都能夠用柔軟的心來體諒家屬的心情,也都記得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康僧铠譯本)

  關于第十八願,末學有一些感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在遺忘年代的那個時候,早在我們不曉得還輪回何處的驢胎馬腹,阿彌陀佛大慈父就已經了解我們生死輪回的痛苦,他也了解我們這樣的根機——什麼都放不下,——自己要斷惑也斷不了一品惑,這其中的痛苦和困難,阿彌陀佛早就深深了解,所以他爲什麼五劫苦苦地思惟,他在思惟什麼?

  他那五劫苦苦地在思惟,是思惟——要怎麼樣救“下下”——像末學這一種下下根器,毛毛蟲般的衆生。後來他思惟成就——(就好像卡通影片那樣電燈泡放光,就說:“啊!我知道怎麼樣救下下了!”)

  于是他就主動發願——要注意哦!是他先主動發願,非救我不可!當我們還不曉得在哪輪回,還不曉得該自覺時,他就發願非救我們不可,他發了願就累世修行,建設極美極樂的花園,要讓我們永遠都不必再受苦,而且知道我根機不好,須安排諸上善人,安排最好的老師,來作我們的師友。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慈悲,不忍心我們受苦,是他主動發心來完成的,往生極樂之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食畢碗盤自去,爲什麼能這樣呢?因爲所有的飯菜都是阿彌陀佛負責煮,所有的碗盤都是阿彌陀佛負責洗......。

  佛的強力保證

  我們若把四十八願會合一起來體會,就是一句話——“如票我不能讓你往住極樂,來這裏安樂修行、乃至成佛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上次我們晨曦社諸位童子,受完八關齋戒,燃臂回向的時候,末學聽大家念慈雲忏主淨土文,念到這一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大家都非常誠懇地念,末學聽了很感動。什麼叫“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句話就是說——“如果我不能讓你往生,來這裏離苦得樂的話,我就不成佛了(不取正覺)!”

  換句話講,他的成佛是以“讓我們往生”作爲賭注,若不能讓我們往生,他就不成佛。這就是法藏因地中的大願。

  婷婷(晨曦社九歲的小朋友)建議:講話要講那個人家聽得懂的啊!所以,我們把法藏大願變成毛毛蟲的童話來講:“如果我作爸爸的,不能帶你回家,讓你安樂,那我就不叫爸爸!”

  蕅益大師的要解裏面說:“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就是說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所以——極樂世界一切都是已成(已經成就),並不是現在還沒成,也不是當來才成。既然他已成了,可見我們必定能往生,因爲佛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他既已取正覺,就必定能讓我們往生!意思就是說,他一定有辦法帶我往生,帶我往生的大願“飛機”已經造好了,讓我們能往生的事情,他十劫以前就已經成就了,這件事對我們來講只需要“歡喜信受、作禮而去。”(這是阿彌陀經中講的)。

  “歡喜”——就是知道自己必能往生,全身細胞都情不自禁歡欣鼓舞、歡喜踴躍;

  “信受”——就是完全相信佛的好意,毫不客氣地接受下來;

  “作禮而去”——就是感恩得不得了,投身歸命,從此一往不退,再也不退轉了。

  “歡喜信受”就是有信又有願,享受佛恩,過著歡喜的日子;

  “作禮而去”就是以感恩、報佛恩的心,不退轉地勇猛行下去。

  于阿彌陀佛的大願中既然已經講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分明已經強力保證他有辦法了,那我們就不要以爲自己比佛更聰明,而硬想出一堆狀況,來懷疑“佛會不會沒辦法?”硬想出一些理由,來和佛擡杠疑東疑西,疑神疑鬼,疑則不信啊!

  至心信樂

  “第十八願”願文中說到:“至心信樂”,“至心信樂”在我們是要做什麼?沒事做啊!——只要完全相信佛有辦法,他十力威德,佛力無邊!如果我很樂意聽他安排,任憑他救度,他就一定有辦法!我只要稱名呼喚他!

  我若真至心相信、願意去(很愛去)的話,正念分明念佛,固然可以往生,假設我睡著,他也有辦法叫醒我,帶我往生,就算我昏迷不醒,他也有辦法抱著我往生,即使我不能動,佛也有辦法扛著我往生,反正他都有辦法!只看我信不信他有辦法。

  我們看父母親帶著孩子去旅行,萬一在火車上,小孩睡著了,難道父母親會把小孩子丟在車上、丟在外面就自己回家了嗎?孩子睡著了,父母親一定會設法把他抱回去的。

  同樣的道理,我若信阿彌陀佛有辦法,又願意任憑他救度。一呼喚“阿彌陀佛”就成功了,“蓮花牌的時光機”—(即接引蓮花—小朋友婷婷說的)又不會失事,我操什麼心?他既早已有辦法帶著我往生,那我需要的是什麼?——就是“至心信樂”——(可分由“衆生”,和由“佛”兩方面來講。

  由衆生這方面來講,就是我百分之百相信——依靠佛一定有辦法,把所有的擔心都丟掉,不要擔心我自己成績不好,所以佛不會來接我,(這是我們自己想的,可不是佛的本意!)

  我們也不要很狂妄,以爲是因爲我自己很有修持,或以爲我很能念佛,很用功,念佛功夫很好,或以爲我又能修善,又持戒,我成績很好,所以佛才來接。

  無量壽經教我們:“心不下劣,亦不貢高。”既不要擔心自己成績不好,不要有自卑感,但是也不要貢高我慢,以爲是自己很有本事才往生淨土。

  因爲,要明白—我們凡夫,作惡的心當然是不清淨,即使行善的心也都不清淨,爲什麼呢?因爲行善當中仍然執著有一個“我”,常挂念著「自我”這觀念,比方說:這是“我”布施的,這件事是“我”做的......,就如上廣下欽老和尚說:““狂憨神”擡,擡不退,以爲承天寺都是我建的,衆生都是我度的。”(這等于是狂妄的病發作了,發作不退,不管做什麼善事,總是有個“我相”夾在裏面,做完之後很難忘記那是“我”做的。)

  因爲總是有個“我相”的陰影夾在那邊,所以我們的善和惡同樣都不清淨,要注意——“不清淨”,根本就不是淨土的“因”!我們凡夫的心哪裏有淨土的因呢?

  蕅益大師要解說:“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皆不可生淨土。”(不但是凡夫的“有漏福業福德少”,沒有辦法生淨土,即使是聲聞、緣覺,他們也算是“菩提善根少”,都不是往生淨土的因。)所以我們能生淨土是仗佛的慈悲願力,靠稱念佛名,是信佛慈力,仗佛慈力才往生的!根本不是自己的本事。

  印光大師也說——就如坐船渡海是仗船的力量——根本不是自家的本事!

  我們凡夫常自己在分別執著、比高下,分別誰修得好誰修得不好,這是用凡夫的俗情在看,佛不是這樣看的。好比:房子由地面上看是有高樓大廈、矮屋子的差別,但是如果坐飛機從上空來看,根本沒什麼差別......都是一片啊!甚至由高空看,垃圾堆跟花園也沒什麼差別,這是比喻——佛眼平等觀之。

  這是從“衆生方面”來講“至心信樂”——是百分之百相信、依靠佛的大慈大悲、平等救度,而且很高興歡歡喜喜讓他救。

  另外,由“佛方面”來講,這句“至心信樂”——“至心”兩個字也可以作“受詞”,作“信樂”這個動詞的受詞,把它理解爲“信樂佛有至心”——相信佛有至誠的心,他非救我不可!是佛以至誠心,主動發了四十八願要來救我,我本來是已經苦極了,而且依照我本來的業力,不但有墮地獄的可能,而且是必墮地獄!

  但是我知道:就算我是這麼差的衆生,佛也非救我不可,我體會到佛有至心,深心感動,一念相信,湧出了無比的歡喜和感恩,湧出了好樂之心!(好樂,不但是願意,而且是樂意得很!(樂意得要命!)歡喜踴躍!這個“樂”字,讀作ㄧㄠˋ時在古文解釋爲“性命以之”,就是非常愛好,愛好到連生命都豁出去了!就是好樂到認爲比我生命還重要,又樂此不疲!)

  由體認相信佛至誠救我,而生起了好樂生極樂,好樂去親近佛的心。

  因爲像末學檢討自己,是妄想心不斷,就如楞嚴經講的——我們都是用攀緣心、生滅心,難得用“至心”,所以在凡夫這方面,至心是很難的。然而可貴的,就是即使我們是這樣的凡夫,佛還是至心要救我們,這就是末學深信的地方,所信的是佛的大悲至心,是佛有大悲,至心要救我!

  因爲信他至心要救我,從這深信而至心依靠他,信他至心要救我,又有大力、十力威德,故我至心依靠,讓他安排。信佛自有辦法,信佛大悲無盡,而湧出了好樂之心,從這種信樂湧出一念“阿彌陀佛”,乃至十念,往生就完成了!

  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

  我們要了解——因爲法藏已成佛,才有“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的出現,也就是:他完成讓我們往生的願,他才成佛,才有阿彌陀佛的名號,對佛來講,一切都是已成…

《佛要救你 (道證法師講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