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感通
魏洛京永甯寺天竺僧勒那漫提
譯文
勒那漫提,天竺僧人。住于魏洛陽永甯寺,精通五明(即古印度的五種學問: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擅長道術。當時信州刺史綦母懷文,精巧博藝,國家所修造的許多宮室器械等,都出自他之手,名聞遐迩。又敕令他修繕永甯寺。他見勒那漫提身有異術,經常送一些東西給他,希望他能有所傳授。待見到勒那漫提之隆,勒那漫提視之平平,沒對他說什麼,他便懷恨在心。當時洛陽南面有一玄武館,住著一個腰彎背駝之人,是勒那漫提在西域時之舊交。有一次乘馬前來永甯寺,與勒那漫提談笑終日,因用西域的語言交談,綦母懷文當時雖在場,但聽不懂他們所談的內容,乃對勒那漫提說:「弟子是好學之人,希望師父能賜教一二。」但勒那漫提始終不賜一言。綦母懷文就說:「此西域胡人,人面獸心,殺生食血,你因何與之一見,就如此相投?」勒那漫提說:「你可千萬不要小視了他,縱使你讀萬卷書,也未必能與他相提並論。」綦母懷文曰:「既然如此,我准備同他比試比試伎藝賭馬等。」勒那漫提就問綦母懷文:「你有何專長?」懷文曰:「我擅長于算術,不論望山臨水,測其高深,將分毫無差。」勒那漫提笑道:「此乃小兒遊戲耳。」當時庭前有一棵很大的棗樹,正值七月,樹上已結滿果子。勒那漫提對綦母懷文說:「你可知道樹上有多少果子?」綦母懷文笑道:「算術多有所依據,如勾、股、繩、尺等,只要有標准,則天文地理皆可測量。此草木果子錯雜,毫無規則可循,又怎麼預測呢?」勒那漫提指著那個駝背之人說:「他就能算出來。」綦母懷文不信,立即立下字契,與他賭馬。當時寺裏的僧人都前來觀看。勒那漫提就把此事對那駝背人說,只見他笑著答應了。此時,那綦母懷文又補充說:「必須指出多少果于有核?多少果子無核?」那個駝背人也答應了。此時,只見他從腰間皮袋裏拿出一個東西,似秤錘,穿著五色線,在線串著白色珠子。他就用此物在樹的四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眨眼瞄測,過了一會兒功夫,對著勒那漫提笑著說出此樹上果子的數量。當時,就讓人把樹上的果子全部摘了下來,一算,與他所測之數分毫無差,那駝背人騎上綦母懷文下賭之馬,揚長而去了。
勒那漫提在洛陽時,經常看見當地人到很遠的嵩嶽少室山取薪,十分辛苦,曾想用法術把此少室山暫時搬至洛水兩頭,讓當地百姓取足柴火後再把它搬回去,但因怕被無知之輩視爲聖人,所以未敢這麼做。他臨終時,對弟子說:「我暫時到一個地方去幾天,你等應修習正道,不要懈怠。
」說後就閉門睡覺。過了兩天,有一個弟子從門縫中往裏面看,見他沒有躺在床上,身體懸在虛空中,此弟子就把這事告訴寺裏僧衆,大家一齊去偷看。當時,因有一個僧人咳嗽了一聲,只見勒那漫提的身體迅速回到床上,並問:「門外是什麼人?何不進來?我因覺得床上熱,所以懸于空中納涼,你們無須感到奇怪。」過了幾天,就入寂了。
原典
勒那漫提,天竺僧也。住元魏洛京永甯寺,善五明(1),工道術。時信州刺史綦母懷文(2),巧思多知,天情博藝,每國家營宮室器械,無所不關。利益公私,一時之最。又敕令修理永甯寺,見提有異術,常送饷祇,承冀有聞見,而提視之平平,初無敘接。文心恨之。時洛南玄武館,有一蠕蠕(3)客,曾與提西域舊交。乘馬衣皮,時來造寺,二人相得言笑抵掌,彌日不懈。文旁見夷言,不曉往複,乃謂提曰:「弟子好事人也,比來供承,望師降意。」而全不賜一言。「此北狄耳,獸心人面,殺生血食,何足可尚,不期對面遂成彼此?」提曰:「爾勿輕他,縱使讀萬卷書,事用未必相過也。」懷文曰:「此有所知,當與角伎賭馬。」提曰:「爾有何耶?」曰:「算術之能,無問望山臨水,懸測高深,圍圌踏窖,不舛升合。」提笑而言曰:「此小兒戲耳。」庭前有一棗樹極大,子實繁滿。時七月初,悉已成就。提仰視樹曰:「爾知其上可有幾許子乎?」文怪而笑曰:「算者所知,必依鈎股標准,則天文地理,亦可推測。草木繁耗,有何形兆,計期實謾言也。」提指蠕蠕曰:「此即知之。」文憤氣不信,即立契賭馬。寺僧老宿鹹來同看,具立旁證。提具告蠕蠕,彼笑而承之。雲文複要雲:「必能知者幾許成核?幾許瘀死無核?」斷許既了,蠕蠕腰間皮袋裏出一物,似今秤錘,穿五色線,線別貫白珠,以此約樹。或上或下,或旁或側,抽線睒眼,周回良久,向提撼頭而笑,述其數焉。乃遺人撲子實下盡,一一看閱,疑者文自剖看,校量子數成不,卒無欠□,因獲馬而歸。
提每見洛下人遠向嵩高少室取薪者,自雲:百姓如許地擔負辛苦,我欲暫牽取二山枕洛水頭,待人伐足乃還故去,不以爲難,此但數術耳。但無知者誣我爲聖,所以不敢。提臨欲終,語弟子曰:「我更停五叁日,往一處行,汝等念修正道,勿懷眷戀。」便寢疾閉戶而臥。弟子竊于門隙視之,見提身不著床,在虛仰臥,相告同視。一僧忽欬,提還床如舊。遙謂曰:「門外是誰,何不來入?我以床熱,故取涼耳。爾勿怪也。」是後數日便舍命矣。
注釋
(1)五明:古印度五種學問,即:㈠聲明,聲韻和語文學;㈡工巧明,工藝、曆數技術之學;㈢醫方明,醫藥學;㈣因明,類似于現在之邏輯學;㈤內明,各種學術流派宗之學。
(2)綦母懷文:「綦母」乃複姓,「懷文」即名字。
(3)蠕蠕:「蠕蠕」本指昆蟲蠕動時情形,此指彎腰駝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