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附錄 中國密宗有關大日經大事年表

  中國密宗有關大日經大事年表

  公元六世紀初葉

  傳說《大日經》十萬偈廣本,在勃噜羅國纂集而成,秘藏于王宮,只有國王傳之于太子。

  公元六世紀中葉

  《大日經》流通本,在中印度那爛陀寺編纂而成,隨即流傳開來。

  公元七世紀前半葉

  達磨鞠多在那爛陀寺傳持《大日經》及其胎藏密法,史稱其「掌定門之秘鑰,佩如來之密印」。

  公元六五六年

  善無畏自東印度烏茶國至中印度摩揭陀國受具足戒出家,不久拜那爛陀寺達磨鞠多爲師,登壇灌頂,受學《大日經》及其胎藏密法,並廣學顯密經論,「發叁乘之藏,究諸部之宗」。

  公元七世紀後半葉

  善無畏遊學五印,破除外道,振奮佛教精神,于是「名震五天,尊爲稱首」。期間至西印犍陀羅國,爲國王臣屬宣講《大日經》,因撰《大日經供養次第法》。

  公元六八五年

  無行自那爛陀攜《大日經》梵夾,行至北印度境內示寂,唐朝即派使前往迎回《大日經》等,收藏于華嚴寺。

  公元八世紀初年

  善無畏前往中國,取道北印,至西突厥境,于宮廷宣講《大日經》,唐派使者前往玉門關迎接。

  公元七一六年(開元四年)

  善無畏到達長安,玄宗禮之以國師,尊之以教主,敕住內道場。

  公元七一七年(開元五年)

  一行自荊州征诏至京,拜善無畏爲師,登壇灌頂,受學胎藏密法。善無畏移居興福寺南塔院及西明寺菩提院,開始譯經並授徒傳法。

  公元七二五年(開元十叁年)

  善無畏、一行隨駕洛陽,住大福先寺,譯出《大日經》及《供養次第法》,寶月譯語,一行筆受,兼刪綴詞理,潤文成書。

  公元七二六——七二七年(開元十四、十五年)

  一行著述《大日經疏》,完成初稿。 公元七二七年(開元十五年)十月八日

  一行示寂,年僅四十五歲。

  公元七二八年(開元十六年)

  崔牧作〈大日經序〉。

  公元七二九——七叁四年(開元十七至二十二年)

  善無畏移居聖善寺,新羅妙零寺僧不可思議撰成《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 公元七叁五年(開元二十叁年)十一月七日

  善無畏示寂,享齡九十九,僧夏八十。

  公元七叁六——七四一年(開元年後期)

  智俨、溫古再治一行《疏》,作《義釋》十四卷。

  溫古作〈大日經義釋序〉。

  公元七六七年(至德二年)

  玄超授胎藏法于惠果。 公元八世紀後半葉

  義林傳胎藏法于順曉。

  惠果傳胎藏法于成都惟上、汴州辨弘、新羅惠日、悟真及青龍寺當院義操、法潤等。

  公元八O 五年(貞元二十一年,日本延曆二十四年)

  空海入唐從惠果受胎藏法。

  最澄入唐從順曉受胎藏法。

  公元九世紀初空海以高野山爲中心授徒傳法,建立日本真言宗,倡即身成佛義,十住心判教。

  最澄以比叡山爲中心灌頂授法,建立日本天臺宗,《法華》、《大日》同傳並受。

  法全在玄法寺撰集《玄法寺儀軌》、在青龍寺撰集《青龍寺儀軌》。

  公元八叁八——八四五年(開成叁年至會昌五年)

  圓仁入唐求法,從法全受胎藏法。

  公元八五五年(唐大中九年)

  圓珍、圓載入唐求法,從青龍寺法全受法,圓珍還從智慧輪受法。後圓珍著《大日經指歸》、《大日經心目》等,以五時判教,並以《大日經》釋《法華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