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聲響),8.香(氣味),9.味(味道),10.觸(一切令觸覺生起的法),11.法處所攝色。
法處所攝色又分作五種,就是a.極略色(肉眼無法看到的極細微的法),b.極迥色(肉眼無法看到極遠的法),c.定果色(由禅定所變現的法),d.受所引色(由受持戒律所起的法),e.遍計所執色(本非實有卻由意識錯誤執著爲有的幻象)。
什麼是心不相應行法呢?
善男子,心不相應行法就是因心法活動而生,但本身卻不是心理現象,不與心法相應,不爲心、色兩類法所攝的另一類法。
心不相應行法可分爲二十四種,就是1.得(法的獲得),2.命根(導致生命出現的種子),3.衆同分(衆生所共有,令能平等,各得成佛的特性),4.異生性(衆生間的個別差異),5.無想定(一切意識活動皆止息的定),6.滅盡定(一切意識活動與末那識的煩惱心所皆已止息的清淨解脫定境),7.無想報(修無想定的果報,解脫不及滅盡定境徹底),8.名身(名詞),9.句身(語句),10.文身(字母),11.生,12.住,13.老,14.無常,15.流轉(因果相續,遷流循環不息),16.定異(善惡果報依法而現,決定果報差異,無有混亂反覆),17.相應(因果同類相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18.勢速(因果相續的來勢與速度),19.次第(先後次序),20.方(空間),21.時(時間),22.數(數量),23.和合性(諸法相輔相成的特性),24.不和合性(諸法之間的抗拒排斥性)。
善男子,上述四大類九十四法,要賴衆緣和合才能出現,緣聚則成,緣散則滅,並無獨立的實體與自性,因此叫做有爲法。
什麼是無爲法呢?
善男子,無爲法不似有爲法之生滅不定、無有實體,卻是常住不變,爲萬法之本體,平等無有差異,其性亘古不變,因此又稱爲法性。
無爲法可分爲六種,就是1.虛空無爲(沒有任何障礙存在,能行一切法如在虛空,無有阻滯束縛的境界),2.擇滅無爲(由慧力除去染著而生的解脫境界),3.非擇滅無爲(非依法性慧力擇滅,本來清淨或緣缺者),4.不動無爲(苦樂相對感受止息,湛然清淨,不爲任何煩惱所能動的境界),5.想受滅無爲(修滅盡定能得之境,前七識的差別活動徹底止息,是個清淨寂滅的境界),6.真如無爲(前五無爲法的本體,唯一真實常住之法,亦爲一切有爲法所依,因此是萬有的本體)。
(五)諸有爲法皆因緣生
善男子,生滅宇宙裏面的一切事、物與衆生,必須有適當的因,配合適當的緣(環境條件),才能夠以種種不同的形態,出現于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裏。
諸法賴因緣生,無論它是心法還是色法。必先要有某些因緣存在,才能導至某些法的存在。若這些必要的條件消失了,有關的法也必會同歸湮滅。因此,法界之內,沒有一法的生滅能不受諸緣生滅的限製。
善男子,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這就是一切宇宙生滅法的特性。
它們互相依存,不能獨立,沒有一法能先一切其他法之立而獨立,也沒有一法能後一切其他法之滅而獨留。
善男子,由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法,就是一概這樣的沒有自主獨立或不變的實體。而這種特性就是所謂空的特性。
生滅宇宙裏的一切法,無不是因緣生。因此,一切法無一不能視之爲空了。
善男子,睿智的衆生,深明一切有爲法的空性,知道皆賴因緣而生,假合而成,變異而存。于是,他們既不執著諸法實有,也不執著諸法虛無。
這樣不墮有、無二邊,便得中道之深義。
(六)四緣生諸法
善男子,宇宙萬法可從四緣的具備而生起。這四緣就是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和增上緣了。
什麼是因緣呢?
因緣就是真如的法相種子。沒有它的存在,便沒有任何法可以生起。
種子能起現行,現行又能薰習種子。它們互爲因果,令宇宙萬法能夠出現。由于現行本身又成爲未來現行的種子,因此,種子與現行其實非一非異,不可分割。種子是萬法成立的主因,因此,這萬法成立的主因就叫做因緣了。
什麼是次第緣呢?
善男子,萬法有次第生滅的特性,前念能導致後念的生起,若是前念不滅,後念便不能生,遑論生滅相續。沒有這種次第生滅的條件,縱有因緣,萬法也不能成立。這個必要的條件,就是次第緣。
什麼是所緣緣呢?
有了因緣與次第緣,沒有適當的外緣引發,種子也不能現行。這就好像植物的種子,雖有變異成長的能力,若沒有陽光、空氣與水分,也不能現出生機一樣。
這些爲種子所攀緣的外緣,就是所緣緣。
什麼是增上緣呢?
善男子,有些緣本身雖不足以引發種子現行,但對它的現行卻具有輔助的作用,能替它消除現行的窒礙,或增強它所攀外緣的力量,令現行能更迅速圓滿。
這些助緣就是增上緣。
善男子,四緣具足,萬法便能生起,毋須任何其他緣的出現了。
第四章 物質宇宙的生滅
(一)四大種
善男子,宇宙的一切物質(色)、皆由四大種基本的東西構成。這四大種的互相揉合,能令宇宙出現—切物質的現象。
這四大萬物之種,有聚的時候,也有散的時候。有些聚散是小規模的,只影響微塵細物;有些卻是大規模的,涉及整個世界,以至整個宇宙。有些聚散只需一刹那便完成了,但有些卻需要億萬年才能完成。
善男子,宇宙的形成與散滅,無不由這四大種的凝聚散離所起。——切物質現象的更替與宇宙的動力,也從這散聚的規律顯現出來。
那四大究竟是什麼呢?
善男子,四大萬物之種,就是地、水、火和風了。
地就是一切有質礙性質的固體。
水就是一切流質。
火就是一切有溫暖作用的熱能。
風就是——切流動于空中的氣體。
善男子,這四大種在虛空之中,能以不可勝數的形式組合,形成了—切衆生可見的口月星辰、山河大地,一切動物和植物的外形軀體,及—切衆生視力所不及的微塵細物,使物質的宇宙能夠出現。
(二)四大皆空
善男子,宇宙裏一切衆生所視作有生命或無生命的物質形體,都必定經過形成、安住、破壞和散滅這四個階段。
當物體壞滅解體的時候,解放出來的四大種,又再次成爲新物體的塑造原料,能以新的組合,營造出各種新的物體,周而複始,循環不息。
善男子,世間—切的物質,時刻都在如是的形成與壞滅過程之中,沒有片刻靜止。
這遷流不居、循環不息的特性,就是所謂“空”的特性了。
由四大所造之物,全皆具有此空的特性。因此,四大皆是“空”的了。
就是這緣故,四大皆空就是指物質遷流不居、生滅不定的特性,而非指一無所有、空無—物的虛空。
善男子,這空性是導致宇宙萬物生滅循環不息的必要條件,能令宇宙現出生機與創造力;若沒有這空性,一切將會如太初—樣,絲毫沒有演變進化,死寂—片、難有些微活力可言,遑論變化多端、森羅萬象的宇宙了。
(叁)色空不異
善男子,一切物質皆可稱作色。
一切可見的色法,在空的原理下,是不斷地形成和壞滅,從壞滅再次形成,周而複始。
但是色法微至肉眼所不能見,至極微之處,可有獨立不變的色法存在呢?空性是否還存在呢?
善男子,色法若至極微,便有不變的色法存在,那麼,色法的空性便不能成立了。
在微處沒有空性,在顯處又怎樣有空性呢?
顯是從微所累積而成,微處不空不變異,顯處當然不會空、不會變異了。
顯處看到空,看到了變異,就證明了微處有了空、存在著變異了,因爲顯處是從微處來,由微處建立的。
若是在極微處也不能保持色法的不變,那麼,那極微的色法,會變異成什麼形態呢?
善男子,色法微至它微的極限時,若再要微化的話,就會連物質的形相也失去了。從物質的角度去看,它已是一無所有,徹底虛空不實了。
這時,物質的色法已轉到一個非物質的狀態了。
物質的色法若能轉化爲非物質的“空”,色與“空”便是一物之兩面,並無差異。
這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原理了。
色可轉爲“空”,“空”也可轉爲色,二者即是同一物。
這就是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
善男子,宇宙萬物,除了色法有色相的不斷生滅變異、循環不息的空性外,還具有此使色相出現或亡失的生滅空性。
整個宇宙也能作如是連色相也喪失的滅而成“空”,也能從此空而不空的“空”而生,顯現有色相的宇宙。
整體宇宙的生滅,色“空”的循環交替,就顯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極致了。
第五章 生命的輪轉
(一)心與生命
善男子,宇宙萬物的色身,皆由地、水、火、風這四大種不同的組合而成,無論他們的形相是怎樣,是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或是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以至人類,總逃不出這四大種的範圍。
他們雖各有自己的生命,但是壽命卻長短不一。
宇宙的星辰,需要億萬年才能形成,也需要億萬年才壞滅。
但是星球上的花草蟲魚,卻只有短暫的壽命,成長與死亡也較迅速。
常人視作生物或死物的東西,其實皆有生命,同是四大種所合成。
雖然宇宙萬物,同由四大種所合成,但是,萬物之中,有些是有感情思想的,有些卻沒有。
因此,由衆緣和合而生的衆生,能分作有情的衆生與無情的衆生。
在世間裏,從木石至動物人類,情力有很大的差異。
花草木石是在無情的一面,而人畜蟲龜,則在有情的一方,而居于二者之間,便是各種具有不同程度情力與感性之物了。
因此,生命也可分爲有情和無情的生命。
既然同是由四大種構成之物,爲什麼人畜得有情的生命,而木石的生命卻是無情的呢?
人畜比木石多了什麼,使他們具有不同程度的情感、愛欲與思惟能力呢?
善男子,情從心來,心是情力之種。
…
《佛法—解脫的原理和行法 (原理篇)(淨行法師編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