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
猶如在于魚鋪下,以手執取一把茅,
其人手即同魚臭,親近惡友亦如是。
--《佛本行集經》
一、交友的重要
朋友,在人的一生當中,扮演著相當重要密切的關系。《別譯雜阿含經》說:“若遠至他國,行伴名爲親;于自居家中,慈母最爲親。”又《孔子家語》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所以交朋友很重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善友交,就能得到利益;與惡友交,就會有過失。
二、善友之利
《善生經》裏說,有四種人是益友,即:1見非即來勸止;2有同情慈愍心;3樂于幫助他人;4苦樂皆不相棄。這四種益友皆有四事可貴:
見非即來勸止的益友:第一見你爲惡,則能遮止;第二爲人正直,可作模範;第叁慈心愍念,常思助人;第四示人善路,指導迷津。
有同情慈愍心的益友:第一見你獲得利益,則代爲歡喜;第二見你錯犯惡行,則代爲憂急;第叁稱人名譽道德,不言人非;第四見人說惡,便能製止。
樂于幫助他人的益友:第一護你不令放逸;第二護你不令失財;第叁護你不令恐怖;第四對談常作忠言。
苦樂皆不相棄的益友:第一永不揭發朋友秘密;第二災危之時永不舍離;第叁爲朋友願犧牲生命財寶;第四常相教誡,濟其恐怖之事。
上述這四種善友,與其相交,人格自會提高。因此,《佛本行集經》譬喻親近善友爲“若有手執沈水香,及以藿香麝香等,須臾執持香自染,親附善友亦複然”。
叁、惡友之弊
《善生經》裏說,有四種人是損友,即:1有貪欲而假畏伏;2有所求而說美言;3有谄谀而來敬順;4有圖樂而來交友。這四種惡友,亦有四事可棄:
有貪欲而假畏伏的人:第一你給他少了他望多的;第二他給你小利要你報酬大利;第叁畏懼你而勉強來親近;第四爲求利益才和你相交。
有所求而說美言的人:第一無論你的行爲是善是惡,他都順從;第二等你有難的時候他就離開;第叁見人有善事而來求助,他便密爲隱藏,不使你知;第四見有危險的事情發生,他便排擠你而忘記恩惠。
有谄谀而來敬順的人:第一見你有不好的行爲他不勸谏;第二見有善事可作他不協助;第叁見到有利可得的事他便趨承逢迎;第四見到有義無利的事他便後退。
有圖樂而來交友的人:第一有喝有吃的時候才和你爲友;第二有賭博遊戲的時候才和你爲友;第叁有淫逸放蕩的時候才和你爲友;第四有歌舞出遊的時候才和你爲友。
上述這四種惡友,要與其遠離,因爲親近這些惡知識只會令自己墮落。因此,《佛本行集經》譬喻親近惡友爲“猶如在于魚鋪下,以手執取一把茅,其人手即同魚臭,親近惡友亦如是”。
四、結論
“若人親近惡知識,現世不得好名聞,必以惡友相親近,當來亦墮阿鼻獄;若人親近善知識,隨順彼等所業行,雖不現證世間利,未來當得盡苦因。”由此可知,交友得當與否,和我們的一生息息相關。因此,交友能不戒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