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間佛教的經證 救護衆生之道

  救護衆生之道

  大悲心爲父,菩提心爲母,

  善法爲知識,能救護衆生。

  --《大集會正法經》

  一、大悲心爲父

  慈能予樂,悲能拔苦,經雲:“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慈悲是諸善生起的根本,能産生不可思議的力量,但是究其功用而言,拔苦而後予樂,方能究竟,猶如開墾荒地,必先耘除草穢,再廣植嘉苗,才能開花結果。所以經雲“大悲爲上首”、“大悲爲根本”、“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余善生。”在世間上,父爲資形之始,有教誡養育之功,大悲心能滋養善德,所以說“大悲心爲父”。《華嚴經》中舉出菩薩生起大悲的十種緣由,分別爲:觀衆生之所依怙、觀衆生根性不調順、觀衆生缺乏善根、觀衆生長夜惛眠、觀衆生行諸不善法、觀衆生爲欲所縛、觀衆生沈沒于生死海中、觀衆生長嬰疾苦、觀衆生不欲行善法、觀衆生失諸佛法,值得我們深思效法。

  二、菩提心爲母

  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心念。發心行善,若爲求人天福報,福盡仍會墮落,即使一時受勝妙樂,總在輪回之中;若爲求自了生死,一旦結斷根敗,永不複利,即使聽聞佛法,也無法興發無上道意,所以,《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爲魔業。”什麼是菩提心呢?簡而言之,菩提心以中道實相爲體,以四弘誓願爲相,以自利利他的菩薩行爲用。菩提心有如母親一般,孕育我們的慧命,所以說“菩提心爲母”。

  叁、善法爲知識

  知識是朋友的異稱。善法指順理益世之法,佛法能使衆生離苦得樂,乃世間至善之法,例如:了解四聖谛、叁法印能洞徹世間實相,奉行四攝、六度能廣結善緣,遵守五戒、十善能遠離罪垢,勤行叁十七道品能深入佛慧,凡此像善友一樣,指引我們如法修持,圓滿我們的菩提道業,所以說:“善法爲知識。”

  四、能救護衆生

  從緣起性而言,無始劫來,衆生共生于世,彼此之間息息相關,所以利他等同自利;從平等性來說,一切衆生法性一如,都能成佛,因此,大乘菩薩道最終的目的在“令一切衆生皆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經雲:“佛法在衆生中求。”我們惟有抱持無量的大悲心,發起崇高的菩提心,廣行善法,才能救護衆生,成就無上佛道。在世俗上,父母養育我們的色身,善友助成我們的事業,是我們在社會上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條件;同樣地,在佛道上,我們以大悲心和菩提心長養慧命,大悲心和菩提心就如同我們的法身父母;我們以善法來增上我們的道業,善法就好比我們的菩提法侶;我們以弘法爲己任,弘法是我們的家務;我們以利生爲抱負,利生是我們的事業。所以,學佛不須離世避俗,只要我們懂得運用佛法,世間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