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間佛教的經證 端正的真義

  端正的真義

  所謂端正非色如華,貪嫉虛飾言行有違;謂能舍惡根源已斷,慧而無恚是謂端正。

  --《法句譬喻經》

  一、世人所求的端正--所謂端正非色如華

  端正姝好是人人夢寐以求的事,因此爲了這個色身,許多人不惜花費時間金錢做種種梳洗打扮,裝飾嚴身,甚至美容整形,標新立異。其實端正並不是指色相的華麗俊美,而是一種從內在自然流露出來的威儀、莊嚴、安詳、自在。

  二、虛有其表的端正--貪嫉虛飾言行有違

  在社會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盡管外表裝飾得引人入勝,但是滿肚子的邪思妄想,貪瞋嫉妒,表現在語言上,兩舌、惡口、绮語,表現在行爲上,粗暴、惡行、侵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依然爲人所厭惡不齒。

  叁、由內而外的端正--謂能舍惡根源已斷

  古人說:“誠于中,形于外。”想要求得端正應該正本清源,從端心正意、斷惡修善著手。如果我們能夠遠離貪欲,順逆一如,則任何時候都能表現威儀莊嚴的豐姿;如果我們能斷除瞋恚,慈悲覆物,自然令人感到安詳和敬;如果我們能轉化無明,增長菩提,應對得體,一定會顯得自在從容,氣質高雅。

  四、世間第一的端正--慧而無恚是爲端正

  像道安大師醜僧俊道,雖然在戰亂中,多少人拜在他的門下學佛修行;自在居士不施脂粉,善財童子聽說她的德聲遠播,千裏迢迢向她請法。所以,具有智慧的人,質直無僞,不會怨天尤人;真誠無私,沒有虛狡谄曲。因爲智者懂得以美化心靈來莊嚴色身,自然能贏得大家的崇敬愛戴,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端正的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