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巨贊法師詩詞選▪P3

  ..續本文上一頁等人。

  贈日本菅原惠慶長老一九六四年七月陪同日本菅原惠慶長老等參禮玄中寺,用長字韻率賦一絕,以志不忘。

  風月同天法運長,叁臨石壁耀心光。

  娑婆此日多魔障,弘闡真诠道樹芳。

  應日本菅原敏子女士之屬

  昙鸾大師臨終誡衆曰:勞生役役,其止無日,地獄諸苦不可以不懼,九品淨業不可以不修。語重心長實爲修淨業者不可不銘記之訓示,因師其意,用長字韻,綴成一絕,以應菅原敏子女士之屬。

  風月同天法運長,秋容塔畔煥慈光。

  蓮開九品勞生止,回向叁途淨德芳。

  贈曰本高倉隆文先生

  (趙公绂畫松樹圖)

  風月同天法運長,蒼松郁郁傲冰霜。

  當前美帝伸魔掌,奮鬥歡然共一堂。

  贈日本後藤欣也先生

  (水邊松石圖)

  風月同天法運長,前賢懿範發幽光。

  一衣帶水何成隔,交誼應如松石強。

  贈日本高村工女士

  (秀竹圖)

  風月同天法運長,依依秀竹散清香。

  自來善女多賢舉,憎愛分明共有光。

  贈日本茜個久保奈美女士

  (丹竹圖)

  風月同天法運長,人民友誼發新光。

  肝腸如鐵心如火,翠竹隨時改舊裝。

  一九六四年十—月用長字韻應日本鈴木徹衆先生之屬

  風月同天法運長,狂瀾共挽陣堂堂。

  和平獲勝魔軍滅,伫看東方耀佛光。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用長字韻應日本石川康明先生之屬

  風月同天法運長,英英朝氣蘊謙光。

  毗黎铠甲摧強暴,慧日高懸共煥彰。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長字韻敬贈即真周湛座主

  風月同天法運長,天臺比睿共輝光。

  叁千一會情無礙,保衛和平勝業芳。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長字韻敬贈杉谷義周總長

  風月同天法運長,願文悃悃示周行。

  樞機在握施方便,共衛和平教有光。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長字韻敬贈佐伯秀胤議長

  風月同天法運長,照權實鏡發清光。

  群倫協義彰宗義,饒益人民道果芳。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長字韻敬贈梅山圓事議長

  風月同天法運長,山家學式豈尋常。

  利他菩薩人中寶,繼往開來寺刹光。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長字韻敬贈壬生照順法師

  風月同天法運長,入唐巡禮事煌煌。

  前行方便功難計,友誼常青慧業芳。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長字韻敬贈今井玄祟法師

  風月同天法運長,虔隨佛學境難量。

  千山萬水心無隔,共結來緣往返常。

  十六字令二首慶祝國慶十六周年

  新,坤轉乾旋萬物春,十六載,證驗果然真。

  親,啓導關懷雨露恩。學毛著,努力作新人。

  一九七五年出獄後書感

  不婚不宦情如洗,獨往獨來無所求。

  收拾乾坤歸眼底,一肩擔卻古今愁。

  無題

  十年浩劫中,兩文“”安無恙。

  滄桑彈指事,觀化頤高年。

  注:(1)兩文:指1960年4月3日所撰《保存在峨眉山佛教寺院裏的祖國醫藥遺産》及同年5月11日所作《試論王叔和》兩篇文章。

  一九七-oN,年“七·一”北海觀荷

  蓦地蒼穹降九天,姬娥點點舞紅鮮。

  熏風解溫香生海。報導昌時猛著鞭。

  一九七九年“五·一”

  再登香爐峰頂口占,時年七十有二

  一上爐峰未覺難,再登遊旅喜相看。

  仰天大笑風雲變,〔1〕始信吾華道路寬。

  注:(1)“文革”初立;余即被禁,曾有結束後登“鬼見愁”仰天大笑之想,“鬼見愁”在香爐峰頂。

  昭雪志喜,用口占韻

  錯節盤根取勝難,華腸未許等閑看,

  晴晖煦煦生機發,錦繡前程天地寬。

  (編者注:此爲“再登香爐峰詩”詩兩首,巨法師于1979年10月12日錄奉謝龍升先生收藏。早年巨法師與謝同在江陰師範,有師生之誼。)

  詠懷四律

  桂林詩句悔屠龍,誰識今朝劍血濃。

  誇克猶存基本想,核酸尚作仿生攻。

  思維未越雷池步,實驗應登辯證峰。

  惆怅東君仍作客,李公往矣意憧憧。[1]

  從谏如流思唐太,新時何幸沐朝腸。

  多時積重今皆反,一撮凶頑已下場。

  爛額焦頭功可慶,徙薪曲突議誰彰。

  迫懷二十年前事,“善意”親聞不敢忘。[2]

  上天入地求誠急,涉海探骊心更齊。

  買椟還珠世所笑,忘蹄得兔意何迷。

  人身未許勤分割,宇宙從來無畛畦。

  安得蘇秦叁寸舌,指看南北與東西。

  時空無限豈徒然,真理非存事物前。

  曠世未聞常不變,山河競逐衆緣遷。

  人生目的知多少,改造關頭著祖鞭。

  待到中天圓月朗,光輝普照瞎驢邊。

  注:(1)李四光院長曾告我擬設生命科學研究所。

  (2)周總理語。

  追懷李任公(李濟深)

  將軍寬厚播仁風,民主先驅正氣崇。

  香港筵前交密信“”,首都會外達微衷。

  老成謀國爲猷壯,怛恻立宗理事融。

  遺愛從今傳百代,追情清德永無窮。

  注:(1)密信交陳銘樞、郭椿濤。

  悼田壽昌(田漢)

  靴聲橐橐憶當年,慷慨陳詞猛著鞭。

  南國劇場聆夜話,祝融峰頂設齋筵。

  北來常作書房客,遲到方知厄逆連。

  往事萦思剩一恸,于今昭雪尚淒然。

  昭雪謝沈公端先(夏衍)

  漓江清澈底,巨象衛關津。

  一任封姨妒,終逢萬木春。

  壯懷輝藝苑,辣手洗囂塵。

  饑溺同人己,昭蘇及眇身。

  寄懷桂平西ulh寬能法師

  (1979年5月)

  西山景色近如何

  猶記當年愛國歌。

  噩耗屢傳余仍健,殷勤申謝薩婆诃。

  祝于澄(味青)[1]八十大壽

  (1979年8月)

  君山[2]懷故國,舊雨見新姿,

  矍铄公真健,期頤值盛時,

  險夷何足道,憂樂幾人知

  

  南海歸來時,操觚再獻詩。

  注:(1)大地書店經理。

  (2)在江陰。

  黃山之歌

  (1980年4月)

  匡廬叁疊飛千尺,泰岱初陽旋火輪,

  未若黃山天削就,群峰一一層奇珍。

  天都壁立冰川擦,探海松疑扪北辰,

  皴法多般看不盡,始知畫筆出天然。

  玉屏一夜狂風雨,雲海茫茫彌寰宇,

  塵世風波一望平,心超物外忘今古。

  蓮花閱盡仙桃開,天海從知即玄圃。

  曆盡崎岖見平疇,我思于此構堂庑。

  幽深西海極嵯岈,怪石奇峰映晚霞。

  北海巍峨花生筆,清涼臺上趣無涯。

  皮蓬峰擁胸懷壯,雲谷流清茶味嘉。

  浴罷溫泉消積累,茲遊我欲向人誇。

  寄懷日本菅原惠慶長老

  (1980年10月11日)

  玄中一脈傳嘉話,讀罷常銘道誼深。

  石壁山中情似昨,彌陀會上昔猶今。

  精金豈躍洪爐煉,棗寺欣聞遍界香。

  極目東溟波更壯,期頤默祝湧虔心。

  讀香港黃居素居士惠詩,步原韻

  (1980年11月)

  道誼常新玉可溫,鍾山無恙境猶存。

  舊聞競說心先物,新進唯知風動幡。

  不二義高難湊泊,雙非行業費辛勤。

  年來畫筆知何似

  想越黃公深厚門。

  李俠文先生來京同與政協宅會,

  又欣逢于廣濟寺。作此以贈

  域夕》開文運,風波不即離。

  心安義自得,筆健敢陳辭。

  祖國聲威播,他山攻錯隨。

  浮生閑半日,俚句寄心期。

  辛酉秋避暑山莊觀白荷

  (1981年)

  姑射仙人冰雪姿,亭亭玉立耀秋池。

  經塵怯染铮铮骨,煩惱難抛袅袅絲。

  曆盡興衰惟莞爾,忘情榮辱不求知。

  端嚴常使須眉愧,磊落襟懷未易窺。

  東遊紀事叁首

  京都歡宴志感

  京都五月飛花雨,舊識新知笑語喧。

  護法情懷系砥砺,從來盛舉出真源。

  比睿山紀遊

  蒼萃睿山道,和風發籁音。

  猿群近遠客,旭月耀虔心。

  古刹遊觀勝,同行耳“目新。

  會當倩畫筆,助我發長吟。

  贈別道端良秀長老

  難波存古誼,別緒湧心頭。

  待到明年健,名山處處留。

  (編者注:1982年6月23日至7月2日,應日中友好佛教協會的邀請,由巨贊法師率領的中日佛教協會友好代表團一行七人訪問日本。)

  維摩四說法

  (1982年9月奉題法隆寺)

  維摩說法超群彥,丈室宏開不二門。

  天女飛花緣底事,只因二谛本同源。

  題贈高田良信長老

  (1982年9月)

  法隆久已著樂國,一見方知寶積門。

  維護周詳誠匪易,名標教史耀清源。

  書大雄寶殿門聯

  (1982年,喜聞洗石庵[1]重塑佛像)

  梵宇慶重光,接引莘莘善信,

  經聲開覺路,伫看朗朗乾坤。

  注:(1)在廣西桂平西山。

  壬戌仲春故宮懷古

  (1982年贈戴文葆)

  碧眼胡僧認劫灰,漢宮秋月照塵埃。

  唐宗宋祖風騷歇,明閥清宸萬戶開。

  莫謂帝王存德澤,應知民衆建樓臺。

  興亡誰識環中義,默對螭頭看幾回。

  答巨贊來書

  ⑨卻非[1]

  浮生逢未劫,據事應叁斟。

  破瓦伏涼鼠,瓜田避盜心。

  立身同美玉,擇木似良禽。

  莫昧于來去,古人恥拾金。

  注:(1)杭州靈隱寺方丈,巨法師師父。

  題桂林小築寄巨贊法師

  ⑥滕白也

  蓮花塌口夕陽斜,綠樹森森處士家。

  門對青山天作畫,園臨曲水地飛霞。

  客嫌路僻尋難到,吾愛市遙興轉賒。

  莫向東風探消息,十年磨劍舊生涯。

  (原載《獅子吼月刊》1940年第1卷第11、12合刊)

  贈巨贊法師

  田漢

  缁衣不著著錦衣,敢向人間惹是非,

  獨惜潇湘春又暮,花前趺坐竟忘歸。

  (編者注:抗戰期間,巨法師在湖南南嶽發起成立南嶽佛道救難協會,田漢先生喜而贈詩見《田漢文集》)

  答巨贊大師二律步原韻

  歐陽予倩

  每欲聽經月牙訪,豈期衣帶隔天涯

  

  待償微願難忘俗,爲效愚忠早置家。

  難得新歡聯舊雨,斷無绮思逐空花。

  年來襟袖紅塵滿,何日山齋共品茶

  

  再步巨贊大師原韻

  ⑥歐陽予倩

  中原豺虎正磨牙,浩劫蟲沙未有涯。

  俚唱砭時甯避俗,微生隨處可爲家。

  喜培濃綠新成實,莫怨殘春已謝花。

  抵掌何妨珍蔽帚,聽泉閑話不須茶。

  (上二首,原載《獅子吼月刊》

  1941年第1卷、第5、6、7期合于11)

  春遊偕鎮華兄訪巨贊上人于月牙山倚欄而談

  春色二分盡在樓外聊成一絕志之

  李焰生

  綠上窗前碧滿江,山容樹影兩幢幢。

  倚欄猶說人間事,樓外依微細雨降。

  雨中懷巨贊上人

  萬民一

  文化人中今有子,渾融墓畔久無僧。

  不離世覓菩提果,乃舍身爲暗宅燈。

  竹屋禅談容數與,雨山吟檻想孤憑。”

  

  

《巨贊法師詩詞選》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