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畫地自限
真正限製、妨礙、埋沒自己的,永遠只會是你自己。
——禅語
天地廣闊,人不能只想著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尋煩惱。
佛光禅師有一次見到克契和尚,問道:“你自從來此學禅,好像歲月匆匆,已有十二個秋冬,你怎麼從不向我問道呢
”
克契和尚答道:“老禅師每日都很忙,學僧實在不敢打擾。”
時光荏苒,一晃又是叁年過去了。一天,佛光禅師在路上又遇到克契和尚,又問道:“你在參禅修道上有什麼問題嗎
怎麼不來問我呢
”
克契和尚回答道:“老禅師很忙,學僧不敢隨便和您講話!”
又過了一年,一天,克契和尚剛好經過佛光禅師禅房外面,禅師便對克契喊道:“你給我過來,我今天有空,到我的禅室談談禅道。”
克契趕快合掌作禮道:“老禅師很忙,我怎敢隨便浪費您老的時間呢
”
佛光禅師知道克契過分謙虛,不敢直下承擔,再怎樣參禅,也是不能開悟,所以又一次遇到克契的時候,佛光禅師問道:“學道坐禅,要不斷參究,你爲何老是不來問我呢
”
克契仍然說道:“老禅師,您很忙,學僧不便打擾!”
佛光禅師當下大聲喝道:“忙!忙!爲誰在忙呢
我也可以爲你忙呀!”
佛光禅師一句“我也可以爲你忙”的話,打入克契和尚的心中,克契言下有所悟。
有的人太顧念自己,不顧念別人,一點小事,再叁地煩人;有的人太顧念別人,不肯爲己,最後失去好多機會。
我可以幫忙,你爲什麼不要我幫忙呢
我爲什麼不可爲你忙呢
人我,不要分得那麼清楚!
我有一個朋友,事業有成,大家都很羨慕她。有一次她請我吃飯,從她家坐車走了好遠的路才找到吃飯的地方。我說,在附近隨便吃點不就成了麼
她說環境太差了!我說不就吃個飯麼,你還欣賞人家環境
她笑了笑說你不懂!
她總認爲,像她這樣的人,非名牌衣服不穿、吃飯非高級餐廳不去……所以她每次出去吃飯都要跑很遠的路,買一件衣服還要坐飛機去香港,活得很累!
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積習,自覺不自覺地就給自己貼上了標簽:以我的身份、地位,就應當這樣!
其實,這就叫畫地自限!天地之間如此廣闊,你爲什麼非要把自己圈在一席之地呢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非怎樣不可的事情,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給誰都不算過分,世界上最差的東西,給誰都別覺得委屈。心懷廣大,自然不會有煩惱!
人們常說難得糊塗,忘掉一切,包括身份、學問、財富、年齡甚至性別,都忘了最好,這個時候你才能完全地投入生活,才能放得開,活得灑脫。
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冉求,是個多才多藝、很有才能的人。孔子曾說:“冉求這孩子,擁有千戶人口的小縣城,可以叫他去當個縣長;掌握著龐大軍隊的大夫封地,可以叫他去當個總管。”冉求拜孔子爲師,但對孔子的學說並沒有學到家。有一次冉求對孔子說:“不是我不喜歡您的學說,是我的能力不夠,學不了。”孔子則一針見血地給他指出:“如果真是能力不夠,走到半道就再也走不動了,而現在你卻是在原地自己畫上界線,不肯向前走啊。”
安東尼•羅賓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許多年前,重量級拳王吉姆在例行訓練途中看見一個漁夫正將魚一條條地往上拉。但吉姆注意到,那漁夫總是將大魚放回去,只留下小魚。吉姆好奇地上前問那個漁夫爲什麼只留下小魚,放掉大魚。漁夫答道:“老天,我真不願這麼做,但我實在別無選擇,因爲我只有一個小鍋子。”
許多時候,當我們遇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機會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逃避:“我才20幾歲”、“我能力有限”、“我經驗尚淺”、“我學曆太低”……其實,根本沒有人逼你去做這件事情,可你還是自覺自願地躲開了。這就是很多人總也做不出成績的原因。
小鍋爲什麼就不能炖大魚呢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少了什麼,而是我們想得太多了。我們經常會面臨很多害怕做不到的事情,因而畫地自限,使無限的潛能只能化爲有限的成就。其實,每個人都能創造奇迹,只要你敢想敢做,就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