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積財喪道

  積財喪道

  佛在經上講“積財喪道”,這是對出家人講的。在家人當然要積財。出家人積財,錢要是多了,他一天到晚念著錢財,阿彌陀佛就忘掉了。念財,他就不念佛了。

  這個財,我們固然需要它來推動佛教事業,要它來弘法利生,但是,我們不能夠貪圖物質享受;若貪圖物質享受,我們決定墮落。

  佛法流傳到今天,時代久遠,凡是一樁事情傳久了,弊病是免不了的,現在的弊病就很多。古時候出家人是貧僧,出家人、修道人都很清貧,所以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有善心人自動來供養。現在這個社會不同了,出家人在這個社會上都是富僧,不是貧僧——供養多。僧要是富,道心就沒有了。佛在叁千年前,對于現代這個社會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在經上無數次地提示我們:“積財喪道”。出家人要是把錢財、名利看得重,道心就沒有了。在家同修懂得布施、供養,他雖然沒有道心,他還能修一點福;出家人積財,他修不到福,說句不好聽的話,他是在造業。

  積那麼多錢財、積那麼多産業,實際上,這是在打妄想,沒有一樣是自己的。每天還是穿出家的衣服,每天也不過吃叁餐飯,怎麼樣享受還是有限;可是造作了罪業,不久後卻要到閻羅王那裏去報到,叁途苦報,那個時劫之長不可思議!好心出家造罪業,將來要去墮地獄,這不叫愚癡?世間人還有哪一種人比這個更愚癡?我想沒有了。出家人墮地獄太容易了,古人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這不是隨便說的,也不是挖苦出家修道人,這是事實。

  “積財喪道”,雖然是對出家人講的,但是,如果在家人懂得散財,把財儲存在一切衆生的福報上,那他的福報就享受不盡了。所以,我們的收入無論多少,衣食足了,要懂得節儉。節儉是惜福!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這個福報永遠享不盡!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