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受了戒但爲了工作還是會犯戒應如何做

  問:已經受了五戒,但是爲了工作上的利益,往往會犯妄語戒,欺騙老板與同事,內心感到不安,如何是好?

  淨空法師答:戒學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綱領,“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兩句是戒;“自淨其意”是定慧。你能將這兩句話做到,持戒就圓滿。惡的範圍很大,不僅五戒裏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是惡,在大乘教法裏,起心動念爲自己也是惡。你爲了自己工作上的利益破戒、犯戒,可見起心動念是爲自己的利益。嚴格的講,這種思想、觀念、行爲,是把戒的根都破壞了。大乘法中佛教我們,念念爲衆生,念念爲社會,而衆生的範圍有多大?盡虛空、遍法界。佛爲什麼這樣教人?因爲自私自利的意念,是六道輪回的根源。破我執,六道輪回就沒有了;破法執,十法界也沒有了。

  輪回的現象本來沒有,是我執、法執變現出來的。如果這兩種執著都有,就陷在六道裏,苦海無邊,永遠不能出離。要想脫離六道輪回,把“我”舍棄,“我的利益”舍棄,沒有我的利益,只有衆生的利益,只有社會大衆的利益,有這個思想,戒就有根。如果你處處自私自利,還有我執,縱使能持五戒十善,只是人天法,再向上沒分。念佛往生雖然不需要斷煩惱,但是要有能力伏煩惱。煩惱是什麼?自私自利是根本煩惱,你要有能力伏住這個念頭,使之不起現行,一心稱念六字洪名,一心向往極樂世界,才能帶業往生。如果控製不住自私自利的念頭,佛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因此,要常爲衆生的利益、社會的利益著想,不要想自己的利益。一味只想自己的利益,你就脫不了輪回的果報。

  《大乘無量壽經》的叁十二品到叁十七品就是講“五戒十善”。所以,我特別選這段經文做爲晚課,用意是讓自己每天反省有沒有做到,這是持戒最低的標准,也是斷惡修善最低的水平。如果沒有做到,縱然發願也不能往生。念佛同修有志在這一生親近阿彌陀佛,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