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定要先成就自己

  一定要先成就自己

  我們在這個時代生活非常艱難,障緣無比的嚴重,我們自己要想想,在這一生短暫的時光當中,我們如何把握,真實的成就自己。爲什麼?自己不成就,不能夠利濟衆生。世法佛法大聖大賢,沒有一個不是教我們,成就自己然後才能夠成就別人。

  自己沒有成就,要想弘法利生,佛常說「無有是處」。那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你做不到。一定先成就自己。四弘誓願是最好的指導原則,願要發得大,「衆生無邊誓願度」,要度盡九界有情,這是發大菩提心。你怎麼度他?你自己沒有得度就不能度人。

  那要自度呢?頭一個是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見思煩惱無盡,塵沙煩惱無盡,無明煩惱無盡,怎麼斷法?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學什麼?總的指導原則,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總綱領、總原則。在日常生活細行當中,大乘裏面講八萬細行,小乘講叁千威儀,這都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點點滴滴佛教導我們別執著。

  從哪裏學起?佛教淨業學人從「叁福」下手,你要自度你不能沒有福報。所以佛經一展開,善男子、善女人,有善根、有福德,《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福德從叁福去學,是真正的福德,「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你看看,福從哪裏修?從孝養父母。

  不孝父母的人沒福,念佛也不能往生,不知道尊師重道也不能往生。你的身命得自于父母,你的慧命得自于老師,你看把這兩句話擺在前面,「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所以有些同學問我:法師,你爲什麼要提倡《感應篇》?爲什麼提倡《弟子規》?這都不是佛教的。我告訴他:這兩樣東西都是佛教的。「佛教沒有說」。誰說沒有說?淨業叁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你看看《弟子規》講的是不是?是。

  怎麼樣把這兩句做到?《弟子規》實現了,你就做到了。「慈心不殺」,你能把《感應篇》落實,這一句你做到了。

  有上面叁句做基礎,下面「修十善業」才能做到。爲什麼十善業做不到?上面叁句沒做到。上面叁句就是《弟子規》跟《感應篇》沒做到,所以你十善業做不到,這還能錯嗎?我沒看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