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的叁個目標

  修行的叁個目標

  這個經上教我們修行的目標,第一個是清淨心,第二個是平等,第叁個是覺,這個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這叁個階層,清淨是阿羅漢就證得,平等是菩薩所證得的,覺是佛所證得的,所以它有叁個不同的層次,最高的是覺,最低的是清淨。

  我們今天學習,這最低的一個沒拿到,必須要拿到,你才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

  這個受用,像從前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佛法裏一句話叫「離苦得樂」。這個與社會地位不相幹,與財富不相幹,如果真正得到,你會快樂無比,你每天生活在歡樂的世界,你說多幸福!那是什麼?清淨心給你的,是你自己本有的,不是到外頭找來的。外面找來的都不是真的,而且外面找來的全有副作用。

  把內心的喜悅找出來,孔老夫子有這個境界,我們在《論語》第一段就看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是喜悅,從哪來的?從學習得來的。

  學習,習是什麼?把所學的完全用上了,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所學的全用上你就有快樂。那個快樂不是從外頭來的,是從內心裏頭往外面流露出來,真的樂!佛法講清淨平等覺,比那個境界就更高了。

  所以前面說佛光普照,就是自性,自性的德光遍照。第二句給我們講「其香普熏」,這是自性的,全都屬于自性的,所以光遍法界虛空界,香也遍法界虛空界。還有兩個,音聲跟妙味。衆生真正接觸到了,「皆修佛行」,佛是正覺,真正覺悟,他的言行再不會迷惑,能完全保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