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師,老師在經典裏面的教誡是法,都得遵守。除了老師的教誡之外,世間的法律要遵守,國家的憲法要遵守,法令規章要遵守,社會的道德要遵守,風俗習慣要遵守。佛法教育範圍廣大無邊,因時、因地教學的設施就不同,特別是現代這個時代,由于交通的發達,質訊的便捷,已經把地球縮小了,我們隨時可以在世界各個地區去觀光、旅遊;我們也有弘法利生的使命。我們到別人的國家,他們的國家法律、風俗習慣、社會道德都要遵守,這樣才能夠跟那個地區的人民融合成一片,佛法教育才能夠深入推行。戒律在今天來講一定要了解它有很深遠的含意,絕不僅僅限于戒條。
◎問:何謂修定的基礎?
答:人能守規矩,他的心是平靜的;不守規矩的人,心是浮躁的,因爲常常犯法,心裏常常有恐懼感,他的心如何能定下來。一個真正守法,守禮的人,沒有過失,他的心是定的,所以這是修定的基礎。 「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佛家修學的樞紐就是在「定」,戒是手段,用這個手段來得定;心定了之後,智慧就現前。
◎問:持戒修定的目的是什麼?
答:持戒修定的目的是得清淨心。有時候我們看到有一些持戒的人,戒律持得非常精嚴,但是他不能得定。爲什麼不能得定呢?因爲他分別、執著。看到別人破戒他心裏不高興,生氣,無名火就起來了。我們大家想一想這個人是真持戒還是假持戒?戒律持得再嚴,他已經犯了很大的過失,只可以說他這個戒律之嚴是修世間有漏的福報,他不是在學佛。因爲學佛是要修定,他不能得定,因爲他心裏面的妄念太多。所以六祖大師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就對了。我持戒,別人不持戒與我不相幹,我修定。如果我能把世間一切人的過失都不放在心裏,這個人才能夠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見到別人的過失,實在講就是自己的大過,你沒有過失怎麼會見到別人的過失呢?見到別人的過失正是自己的過失。
◎問: 病從那裏來?
答:病苦的由來有叁種原因:
第一「病從口入」
中國人常講「病從口入」,是你吃東西不小心,這個說法也有道理。我們想想那一個人不貪吃?特別是中國人,不但貪吃,還都要吃活的、殊不知肉類裏面帶的病菌比蔬菜多得多。這些病菌是傷害你身體的,短時間你不察覺,日久天長,經年累月地累積,病就發作了。
素食的人和肉食者體質就不相同,一般講素食的人身體應該要健康一些,但是我們往往看吃素的人身體也不健康,照理說他應當要健康。他爲什麼不健康呢?
妄想。妄想多的人會生病,所以有禅定的人不生病。于是乎我們這才發現一切的病源就是從妄想、煩惱、執著來的!佛在經上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人爲什麼生病?他天天想病;想病,病就來了。這裏痛,那裏不舒服,越想病就越重。假如把病忘掉,往健康方面去想,像佛身心清淨,內外透明,哪來的病!佛法修行,觀想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常作如是觀,身體就透明,就沒有一點痛。我們爲什麼不去想佛?爲什麼不去念佛?爲什麼去想病、想老?想老就老了,想病就病了,能把老、病從內心去掉,就永遠不老,永遠不衰退。
對治:
如果我們能夠把妄想去掉,飲食簡化,保持清淨心,實在講飲食愈簡單愈好。我們的身體就是一部機器,胃是擔任消化的工作,你每一天只吃一樣東西,它容易消化,它工作得很舒暢、很舒服,因爲不複雜。倘若你每一天要講究花樣,吃許許多多東西,增加它的困難和痛苦,它忙不過來,這就是增加了胃、腸的負擔。長年累月地,它怎麼會不出毛病呢?怎麼可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呢?
第二「冤業病」
此類病不屬于生理的病,不是醫生能治療的,這是從前的冤家債主在閻羅王面前告了狀,繼續不斷要你到地府打官司對質。有時候還受刑罰。痛苦大叫,我們不知道他大叫是什麼原因,其實是他在惡道裏受刑,痛苦的現象。
有些是附身報複討命的,在佛門裏用超度的方法來化解。超度就是與冤家調解,說道:「誦經、拜忏,給他回向,給他修福。」告訴他冤家宜解不宜結,冤仇報來報去沒完沒了,都不是好事。他一旦覺悟,聽懂了,明白了,自然就離開,這時病就好了。
第叁「業障病」
業障病就是我們講的植物人、老人癡呆症、癌症病人。這種病是因爲自己造的罪業太重而起現的,這個病非常難辦。誦經、拜忏無效,因爲不是冤家找來,而是自己累劫的罪業太多,起現的。這樣的病還是能救,要真正忏悔,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才能轉變。
對治:
植物人是因爲他有福沒有壽,則錢財躺在床上花,他放不下,必須把命中的錢財花光,福報用盡,他才肯走。如果我們懂得事實真相,只要把他的錢財捐出去做慈善事業,就會有兩種情形出現:一、病好了。二、如果是壽命盡了,他很快就斷氣,能夠生善道。要舍財修福才能解脫,否則有人躺在床上花錢,要躺十幾年才花光!
◎問:經上所寫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的標准是什麼?
答:善的標准就是觀經叁福十一句統統做到。善有叁等,「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世間善;假如經文說世間男子女人,就是指這四句。若沒有用「世間」,而用「善男子善女人」,是大乘經,那麼這四句還要加上「受持叁皈、具足衆戒、不犯威儀」,再加上「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十一句通通做到,才是「善」的標准。
◎問:未學佛之前,已經造了不少業,應該怎麼忏悔?怎麼忏除業障?
答:忏悔不應該每天在佛菩薩面前把自己所造的罪過說一遍給菩薩聽,這不是忏悔,這是再造罪業!因爲雖然你的身業沒有造,但是你的口業在那裏念念有辭,口業造了,你心裏想一遍就造了,不但口業造了,連意業也一起造了。想一次又造一次,阿賴耶識裏罪業的印象就跟著加深一遍。本來要忏除罪業,卻天天把罪業再增加一次,到什麼時候才能把罪業忏除!那麼,怎麼樣忏除罪業呢?那就是不要去想它,老實念佛。不想它,罪業就沒有了;天天念佛,佛是善中之善,念佛是無上的善業,我們天天造善業,罪業就沒有了。過去無論造什麼罪業,都不要去想它,從今以後,一心念佛,所有一切罪過我都不造了,這就叫真正的忏悔。滅罪的效果力量沒有比這個更大的。
清朝慈雲灌頂大師在他所著觀無量壽經的注解「觀經直指」裏告訴我們:「六道衆生所造的罪業,任何經典、任何法門、任何忏法,都忏悔不掉,都消除不了,念阿彌陀佛能消除罪業」原來這句佛號是消災滅罪的無上法寶。他的話不是隨便說的,這句話確實有很深的理論依據,這句話真實不假。一句佛號能滅罪重的罪,何況是小小的過失!可是我們看到許多念佛人業障沒有消除,以致使我們對祖師大德的話不敢完全相信,其實那是我們自己看錯了。錯在什麼地方?這些人是真念還是假念?大勢至菩薩跟我們講[淨念相續],那是真念。 「淨」是清淨心。我們若有懷疑、有夾雜,心就不清淨,這樣念佛就不得力了。
◎問:怎樣才是真正信佛?
答:信佛不容易,有很多出家人一輩子都不信佛。什麼才叫信?必須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理解、真正做到「信受奉行」。如果沒有做到這四個字,那麼信心是流水道心,古德比喻爲水上的浮萍,是無根的信心。我們今天信佛沒有根,哪來的力量呢?真正信佛就是信了之後就發願,發願之後就真正修行。信、願、行叁質糧同時具足,才有真實的成就。
◎問:勸人念佛好,還是也可以勸人念其他經綸?
答:勸人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這個不會有錯誤。勸人念其他經綸就有一點問題。什麼問題呢?怕那個法門不契機。就好像人家害病的時候,你介紹藥給他吃,這要負責任的。你對病情不了解,對藥性也不知道,只看到那個人生病吃這個藥好了,這個人也生病了,趕快把這個藥給他吃,他害的病不一樣,這一吃吃死了,那你要不要負責?這不是容易的事情。
「阿彌陀佛」可以介紹,那就是他適應的能力很廣泛,什麼病都可以用,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像萬金油、八卦丹一樣,縱然不能把你治好,但是不會有加重的情況。介紹其他方法的時候,如果不契機,就會害人。所以我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勸人參禅、勸人學密、念咒,都很危險。那個人雖然是一番好意,好心想幫助人,但是,他確確實實不知道事實的真相,對于法門不了解,衆生根性也不了解,這一種盲目地勸進,非常危險,縱然不是有心造罪,可是他的過失就很重。
◎問:佛法如此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怎樣報答佛恩?
答:只有一個方法,佛的願望是希望一切衆生都能夠圓成佛道,成佛就是成就最圓滿的德行,最圓滿的學問。我們若能夠幫助佛,把佛教的教育普遍地介紹給衆生,推薦給衆生,這就是報佛恩,淨業叁福裏其中一條「勸進行者」,就是這個意思。要把佛陀的教育普遍向世界每個角落去弘揚,去介紹。
◎問:佛寺院表的是什麼法?
答:佛寺院也就是道場,進去大門第一個建築物就是房門。房門也叫天王殿,天王殿裏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
天王殿進門第一個見到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滿臉笑容,他所代表的意義就是佛弟子必須要具備以下的資格才可以入佛門;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歡喜心接待一切衆生。所以彌勒菩薩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悅相」。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表「護法」的意思。
護法就是保護道場。道場是一種形式,是一種藝術,要是懂得它真正的意思,佛給我們講的道場其實是在我們的心地。護法保護道場,真正的意思是保護我們心地的道場。
東方持國天王
「持」是保持;「國」是國家。這裏面的含意就是「負責盡分]。
我們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負責;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把自己的工作盡心盡力做得圓圓滿滿,都能盡忠職守,這才能護持國家。
表法–琵琶(樂器)
負責盡責要做到恰到好處,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及。就像弦一樣,你要是太緊了,他就會斷掉;太松了,就彈不響了,一定要恰到好處,這就是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守分寸,都要恰到好處。
南方增長天王
「增長」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求進步。佛法講精進,不但要進步,還要精純。所以德行上要進步,智慧要增長,技能要進步。
我們苦行是在修學的階段,不是永久的,不但幫助自己離苦得樂,將來幫助整個社會,也能幫助一切大衆離苦得樂。
表法–寶劍
這是表「智慧之劍」,能斷煩惱。煩惱像絲、像亂麻一樣,所以快刀斬亂麻,唯有智慧才能夠把所有的這些繁雜的事情,統統都解決掉。
西方廣目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
這兩位天王教給我們的是要多看,多聽;要讀書,要讀大乘,要到處去考察,增長自己的學問和見識。看看人家的長處,我們學習;人家的缺陷,反省我們有沒有。我們能夠采人之長,舍人之短,來建設我們美好的國家,建設我們美好的社會。
表法–廣目天王(左手拿一條龍或蛇)
龍跟蛇代表變化莫測。這是講複雜的人心、社會、世界,常常在變化,有智慧才能控製得住,才能掌握到局勢。
表法–廣目天王(右手拿一個看似像飛鼠的動物)
要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飛彈,是戰鬥機。你有智慧,你能夠控製,能夠控製軍事,控製軍備,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世界和平。
表法–多聞天王(手拿傘蓋)
傘是遮蓋,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環保,遮蓋灰塵,保護自己身心的清淨。
《學佛須知》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