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察自己才能成就

  觀察自己才能成就

  佛法的修學,同學們特別要注意,佛法叫“內學”。內是什麼意思?內是觀察自己。觀察自己,你才能成就。要觀察自己,決不能夠觀察外面;你要去觀察外面,在佛法講,你是外道,學佛學成外道了。什麼是外道?心外求法。

  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裏面講,他怎麼成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世間是外,最重要的是返照自己,這才能成就。外面是一面鏡子,鏡子是照自己的,不是照別人的,這裏頭含義很深,絲毫都不能錯。古往今來的修行人多,成就的人不多,什麼原因?向內照就成就了,向外照就錯誤了。

  《楞嚴經》裏面,“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菩薩講他自己怎麼修行證果的?他用的是耳根,“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你想想看這味道。他耳朵不向外面去溜,接觸外面的聲音,往裏頭回光返照,人家用這種功夫證得等覺的果位;我們凡夫的毛病是:眼往外面色相溜,耳往一些音聲上溜,都是對外,不懂得回頭。

  菩薩們厲害,他見色,見了之後,他能回光返照,一返照就見到“色”性;耳一回頭,就見到“聞”性。那個性是“自性”,禅宗裏面講“明心見性”。所以回頭就見到,不回頭你就著相了。“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相,叫六塵,你著了六塵的相;回過頭來,你就見到六塵的性——佛門所講的“明心見性”,就是這麼一回事情。

  著相,決定起妄想分別執著;見性,妄想分別執著就沒有了。妄想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大乘法用的方法巧妙,不但能斷煩惱,它能夠快速地斷煩惱。我們學佛要在這些地方下功夫。所以真正修行人在哪裏修行?佛經上常常講的道場。道場我講得很多,一切時一切處只要你會用功就是道場。道場不是建築很莊嚴的佛殿,不是!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有一切建築,石窟裏頭、大樹之下、草原之上,佛在那裏一坐,大衆圍繞,就講經說法,那就是道場。所以要懂得“道場”兩個字真正的意義。

  《維摩經》上,維摩居士講,“直心是道場”,說得多麼簡單、多麼究竟。換句話說,你起心動念與法性相應、與性德相應就是道場;如果與法性、與性德不相應,就是坐在寺院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塑像面前也不是道場。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