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和敬▪P2

  ..續本文上一頁,是日本人建立的,現在那個和尚已經過世了,由他的美國弟子們繼續維持。其特色是進入道場就不准說話,每天的功課就是打坐。早晨,八點鍾開始坐到下午五點半;晚上從七點半坐到九點半,其他什麼都沒有。叁天都不說話,人在那種地方,就會感覺輕松。叁天就是這樣坐,所以他坐得很歡喜,印象很好。這種道場的特色就是“口和無诤”。不准講話!還爭什麼呢?所以嚴格的道場裏,確實聽不到閑言語,真正的道場也沒雜心閑話、聊天這些事情。念佛的道場,二六時中,只聽到“阿彌陀佛”綿綿不斷,大聲念、小聲念、默念都可以。真正密宗道場則咒聲不間斷。我初學佛的時候跟章嘉大師,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上師。我親近他叁年,從沒有見到他咒離開過口。他念咒不出聲,但是嘴唇微動,我們知道他在念咒,這叫金剛持,就是口動沒有聲音。無論在什麼時候,甚至接見客人時,他仍然持咒不斷。只有跟我們講話的時候停下來,話一說完,他的功夫馬上接上。這是我這麼多年來,看到真正修行的人,就這麼一個。他心清淨,真的一個妄想、雜念都沒有。我們向他請教問題,提出一個問題,他要觀察我們的心定了,他才答覆。你心不定,他不跟你講,他不是考慮,他在念咒,他的眼睛看著你的眼睛,看到你心定了,他才講。他這種教學法,非常的特殊,兩個鍾點也許講叁、四句話。但是他的話,字字皆有千斤之力!讓你一生永遠不會忘記,而且會依教奉行,這是真正做到“口和無诤”。所以淨土念佛堂裏面止語,不僅僅在佛七當中要這樣做,平時就要學,這樣對于自己的道業,絕對有好處。我們想要把煩惱舍掉,念佛叁昧早日成就,不用這個方法,就很難達到目的。

  第五、是“意和同悅”。這就是平常講的“法喜充滿”。我們學佛,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最粗淺的成就,就是歡喜。假如學佛,學得不快樂,這一定有問題(不是佛法有問題,是我們自己修行有了問題),不是違背了理論,就是方法用錯了;否則學佛的效果一定非常明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痛苦、煩惱一天比一天少、一天比一天快樂、一天比一天自在,這證明學佛功夫得力。如果得不到這個現象,你的功夫有了問題,這是自己要認真去檢討,找出毛病、找出病根,再把這個病根消除,我們就能夠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佛法修學是在生活中曆事練心。曆是經曆,就在日常生活上練心。練什麼心呢?練清淨心、練正知正見、練覺而不迷。所以真正學佛人無論遇到善人或是惡人,順境或是逆境,無一不視爲是幫助自己消業障、增福慧的助緣,怎麼不歡喜呢?這個內心的喜悅油然而生,叫“法喜充滿”。大家在一起共修,人人都得法喜,換一句話說,個個都有真正的成就。

  第六、“利和同均”。這是講在一起共修的人,物質生活是平等的。道場的財源,在古時候,一部份是帝王護持的,就是國家建立的十方道場。其次就是大富長者捐助的。實在講,化小緣建立的道場,在古時候並沒有。這是很晚很晚才出現的,並不是如法的。特別是出家人自己去化小緣,在從前沒有這種事情;因爲出家人的生活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吃飯,外面去托缽;睡覺,找個樹蔭大的地方,打坐、休息一晚,他的功夫不間斷的。因此道場的建立就好像辦學校一樣,是爲了教化一方衆生而設的。所以,建道場是這一方,真正有學問、有遠見的人士,來提倡創建,或是大富長者出錢、出力建道場,再禮請高僧大德到此地來住持、修行、教化衆生。這好像辦學校,校舍建好了,就請品德、學問俱優的人士來做校長、老師;讓他們在這裏教導這一方衆生是一樣的道理。佛家的道場就是學校,所以無論是國家供養,或是地方大衆捐助,凡是居住在道場的,不論是什麼身分,在物質享受上決定平等,這叫“利和同均”。

  道場裏,六和敬一條都不能少,否則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僧團,也就不是佛的真正弟子。如果我們依世間法來講,所謂“家和萬事興”。國家能和,再強的敵人也不敢輕易的欺侮!爲什麼呢?上下團結的力量太大了。六和敬,小而家庭、公司、社團,大至國家,只要做到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叁條,沒有不興旺的。見和同解,大家便能同心同力,建立共識;戒和同修,人人守法;利和同均,在生活享受上盡量接近平等,不要差距太大,以免人心不平、社會動亂。爲什麼呢?因爲貧困的人,看不慣富人的享受,就會搶劫、造反,動亂就會出現。目前就商業方面來說,沒有人能夠超過日本。日本商社從戰後興起,時間不算長,今天躍居世界第一位,憑什麼?他們就是做到這叁條。世界各國,在工商業無法和日本相抗衡就是沒有這叁條。在日本,商社公司虧損了,高階層的人不發薪水,基層員工照發。你說員工他怎能不感恩心服呢?員工有意見,絕對不罷工,照常上班,只在頭上紮條白布,表示“我有意見,我要反抗你”。老板看到,便趕緊開會、溝通、協調。如此,問題解決了,生産也不延誤;所以日本能居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就是做到六和敬的這叁條。日本人的長處很多,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訓,他們還能保存,還能做到,而我們自己的文化遺産,完全都鄙棄丟掉了,這是我們這一代真正對不起列祖列宗的。看看當今的日本,我們應該感覺到非常的慚愧。

  前兩周,我在亨斯維爾,有一位同修來問我,他說他想結婚,問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另一半。我告訴他:“你要找另一半,一定要找一個見和同解的,如此,兩個人奮鬥努力的方向、目標、興趣都相同,彼此互相幫助,家庭一定會美滿。”我再說:“不可以只談愛情!愛情是無常的!今天你愛他,他愛你,一旦結合,雙方毛病都露出來了,兩人不再相愛,家庭悲劇不就産生了!那無常的虛情假意,是絕對不可靠的。”由此可知,家庭也要建立在六和敬的基礎上,才有真正的幸福。不懂得這個道理,要想一生幸福快樂、家庭美滿,是非常不容易的。

  

  

《六和敬》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