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只有付出,不談報酬

  只有付出,不談報酬

  自古以來,中國社會對于讀書人非常尊重,俗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古代,這教學是義務、是師道。中國的師道,是多麼值得尊敬!

  孔老夫子教學,有教無類,對學生決定沒有分別,學生對老師的供養是隨意的。你家裏富有,多供養一些;如果家裏面清寒,少供養一點;要是很貧窮,老師也不怪你。那個供養,老師決定不會訂標准;如果訂價碼,一個月要繳多少學費,一個鍾點要給多少錢,那是生意買賣了。

  教學是義務,這是師道,如果訂價碼,貧窮人受教育的機會沒有了,所以中國的師道是多麼值得尊敬。

  在中國古代,做老師的都很清高、都很有學問,他們都是義務教學,雖然生活很清貧、很清苦,但是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在社會上受到大衆普遍的尊敬。

  所以要知道,在中國孔子的教學,在印度釋迦牟尼佛的教學,都是義務的。佛門講慈悲,“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無緣就是無條件,我們要學佛,沒有條件地替一切衆生服務,要盡義務,不要講報酬。

  爲什麼不講報酬?報酬裏頭有偷工減料的、有偷懶的、有欺騙的,而義務裏頭沒有,義務是不要回報、不要報酬,盡心盡力爲社會、爲國家、爲一切衆生服務。

  如果大家對于社會、對于一切衆生只講求義務,只有付出,不談報酬,社會才會真正達到和諧,天下才會真正太平。

  

✿ 继续阅读 ▪ 觸動善根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