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己的清淨心,把這一生往生作佛的機會錯過了。別人占我的便宜可以,不要計較,這是布施,不能放在心上。占一個人便宜尚且不可以,怎麼可以占公家的便宜?一定要記住永離,這一生肯定成就 。
◎ 叁寶物的主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佛法僧,這個偷盜是你永遠還不盡的,你造五逆十惡,諸佛菩薩都有辦法救你,盜叁寶物、常住物,十方叁世諸佛都沒辦法救你,爲什麼?不通忏悔。常住的一針、一線、一紙,都不用盜心取,電燈、電話我用後讓常住付費,也屬偷盜。只要很小的一點不善夾雜在這裏,就把你的善法毀掉了。
◎ 古德講“萬惡淫爲首,百善孝爲先”。起心動念,立刻要想到你背的是什麼因果。
◎ 淫與殺是六道輪回的根本,是叁惡道直接的生因,不要以爲這是小事情,造作這個罪業,必墮叁惡道,縱然你肯修福,福修的再大,也是在叁惡道享,人天都沒有份。
◎ “不淫欲”,在家不邪淫,必須有節製,最後也要做到不淫欲,才能圓滿功德。淫欲、邪淫,只要有絲毫念頭在,你出不了欲界。
◎ 修行人境界提升後,這念頭斷掉了,心才得真正清淨,有這念頭,心不清淨,要常常想“不容毫分不淨夾雜”、“不容毫分不善夾雜”,才能修到純淨純善。純淨純善,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你跟法身菩薩是一類的。
◎ “妄語”,有意無意欺騙衆生,存心欺騙別人。“妄”是虛妄,不誠實,說假話欺騙人,這是口惡裏最嚴重的,且最容易犯。爲什麼會作惡、會毀犯佛陀教誨?無非是保護自己的利益,無非是包庇自己的罪惡。佛指導我們一個原則,就是“誠實”,誠實就是不妄語。
◎ 修行“從不妄語始”。
◎ 常常妄語是煩惱、習氣做主,所以錯誤總不能避免。人誠實,心地真誠清淨,不欺诳衆生,沒有妄語,這人常開智慧,言語當然就沒有過失。“常生歡喜”。你縱然打妄語可以得到整個地球,你還是免不掉生死輪回。你因爲妄語,決定不能超越叁界,決定不能往生淨土。一比較,你的損失多!
◎ 古今多少修行人,修積的功德不能成就,爲什麼?從妄語、兩舌裏面漏失了。“兩舌”,挑撥是非,造謠生事,鬥亂兩頭,專門說是非,我們聽到了,決定不可傳言,最好立刻回避,走遠一點,不要再聽。
◎ 兩舌果報在拔舌地獄。這裏最嚴重的是“破和合僧”,是五逆罪之一。出家人嫉妒、毀謗出家人,毀謗講經說法的法師,把他的道場破壞,讓他的信徒對法師失去信心,這個嫉妒的人果報墮落在地獄。
◎ 我們要細心觀察,時時反省,成人之善,決定不成就別人造惡。兩舌是成就別人造惡。
◎ 妄語、兩舌,這毛病不改掉,菩提道上就不可能一帆風順,你的逆境、惡緣總是不容易擺脫。
◎ “绮語”,花言巧語,說的好聽,目的在騙人。
◎ 绮語,存心不善,讓人吃虧上當。出家人不要對信徒花言巧語,騙他的錢,騙取他的恭敬、贊歎。講經要學佛菩薩,完全付出,不求絲毫回報。
◎ 離“绮語”能得叁種利益:一、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日常生活中,你的心是平和、安定的,你明理,理得心安。二、與人會話,你言詞決定是智慧的,是真實語。叁、智慧的言行依于道德,這是真正的“威德”,天人敬仰,諸佛護念。
◎ “惡口”是說話粗魯,音聲、詞句都令人難以入耳。態度不善,讓人聽到、看到,心難過、懷恨,不生歡喜心。
◎ 天天念阿彌陀佛,如果還犯惡口,你不能往生。
◎ 無貪、無嗔、無癡,叫叁善根,這個根能生一切善。貪、嗔、癡是叁惡根,一切惡法都是從這根生出來的。出世法裏的善根只一條,勇猛精進。
◎ 水災是貪心引發的;火災是嗔心引發的;風災是愚癡引發的;地震是不平引發的。貪嗔癡慢斷掉,災難就沒有了。
◎ “貪欲”是六道生死的根本,一定要斷。世間一切罪惡的根源,都是從貪欲來的。六度頭一個是布施,這是斷貪。悭貪是無量無邊生死煩惱的根本 。
◎ 貪欲範圍廣大,特別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讓人德行墮落,也是叁惡道的第一個因素。要斷貪的念頭,對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貪了,貪佛法也不行。
◎ 嗔恚是地獄道的第一個因素。如果犯十惡業,但嗔恚不嚴重,還不至于墮地獄。嗔恚對身心有極嚴重的傷害,有極大的破壞力。“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火燒功德林”,火是嗔恚、發脾氣,你修積功德好多年了,哪一天一個脾氣發了,你的功德就完了。想知道自己積了多少功德,就從發完脾氣之後算起。功德是清淨心、是戒定慧,你一發脾氣,清淨心就不見了。
◎ 不要認爲罵人罵的很痛快,一定要記住嗔恚墮地獄,惡口嫉賢果報在叁途,許多罪業都從嫉妒心生的,非常可怕。我們應把心量拓開,看到別人有善行、善事,決定不嫉妒,盡心盡力去贊助,他有多少好處,我都沾光,我得的利益跟他一定相等。如果我嫉妒、障礙,他的福德不會減損,我的罪過會加重。
◎ 嗔恚心一起來,智慧就沒了,理性被蒙蔽了,傷害自己的身體,與一切衆生結冤仇。
◎ 不知道苦樂法、善惡法,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顛倒了,沒能力辨別,在佛法叫愚癡。想法、看法與自性完全違背,這是癡。癡就是邪見。愚癡斷掉之後,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現前。
《淨空法師法語精華錄-十善業》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