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正見
“知見”最重要的,就是正知正見。我們念佛法門修行的總綱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就是正知正見,所以沒有正知正見,縱然做到一向專念,也很難往生,這一點很重要。克實而論,若沒有正知正見,雖然一向專念,也很難成就。因爲一是一心,心有雜念就不是一心,夾雜專念阿彌陀佛,把其他法門都放棄,好像是一心專念了,其實不是,你還夾雜著妄想,還夾雜著煩惱,所以還是不能成就。可知在修行裏,知見非常重要。
“知見”若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認識”-對佛法的認識,對世間法的認識。有正確的認識,就是正知正見。佛法在世間教化衆生,沒有別的,就是幫助一切衆生建立正知正見,有了正知見,修行就好辦了。所以修行在個人,個人修行不能夠克服煩惱,不能夠克服習氣,問題還是在知見上。因此《法華經》一開頭,世尊就把教學的宗旨說出來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爲我們開示,我們自己要有能力悟入。“悟”是明了,“入”就是真正做到了。也就是將正知正見融化,能與自己的生活合成一體,就叫融化,俗話叫證果,“入”就是證的意思。
我們自己修學也要有個目標,有個標准。一年要比一年有進步,這樣時間就沒有空過。學佛人進步與否,可藉由下列兩點,作爲自我的檢點、反省:
第一是開智慧。也就是剛才講的,這個正知正見,越來越清楚、明白。經典裏所說的道理,今年比過去清楚得多,領悟得多了。
第二是斷煩惱。妄想、煩惱、習氣比過去輕了。如果智慧沒有增長,煩惱習氣還很重,這一年就空過了。
天臺家講:“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佛在經裏常所說的:破戒的人還能救,破見的人就無救了。
“能說不能行”,這是破戒-他會講而做不到,但是他說的是真話,沒有說錯,知見上是正的,所以這個人還有救。假如持戒很嚴,做得很好,但知見錯誤,那就沒救了。譬如諸佛如來、曆代祖師大德,都教導我們要求生淨土,不但念佛的人要求生淨土,修學任何一個法門,到最後都是回向往生淨土,這個見解就是正知正見。
自己能夠一心求生淨土,且能將正法介紹給別人,這樣的人就是國之寶。所以怎樣弘法利生,才能夠收到自度度他的效果呢?必須要把經裏的教訓,在生活當中真正做到。若做不到,雖然講的是正法,也會講得不透徹。爲什麼會不透徹?因爲那不是自己的體驗,而是聽說的;即使是從經上看來的,也是屬于聽說的-是聽釋迦牟尼佛說的,聽菩薩們所說的,不是自己親身見到的。要怎樣才能親自見到呢?一定要身體力行,要斷惡修善、積功累德,要每天反省、檢點自己的過失。我們都念過《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