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陀教育的目的

  佛陀教育的目的

  佛陀教育的目的是教導一切衆生作佛。在十法界裏,佛法界是真實、究竟、圓滿;而諸佛如來起用,就稱爲菩薩。《無量壽經》上,菩薩爲一切衆生“作不請之友”,只要他見到、聽到,一定伸出援手,主動去幫助一切苦難衆生。

  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發大心要辦佛陀教育學院。首先要明了佛教教育培養的是什麼人,其目標爲何。這是一個特殊教育,與世間教育完全不同,世間教育是人道教育,屬于十法界的人法界教育,而佛陀教育是十法界的佛菩薩法界教育,這是我們必須要認清楚的。由此可知,佛菩薩法界包括十法界,而人法界不包括十法界。

  人生非常短促,一定要好好掌握,要從人法界提升到佛菩薩法界,修學功德才算圓滿。我們教學也是本著這個理念,幫助人提升境界,這是佛陀教育。佛陀教育與世間教育不同,世間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在獲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佛陀教育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圓滿的智慧,然後義務的服務社會、服務衆生。世間人所追求的,佛菩薩完全舍棄、放下,因爲覺悟之人明了,追求名聞利養,享受五欲六塵,必然會引起競爭,競爭到最後就是鬥爭。諸佛菩薩希望一切衆生,都能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合作,欲達到此理想,一定要舍棄鬥爭,舍棄鬥爭一定先要舍棄競爭。現代哪個人心裏沒有競爭、沒有鬥爭?這樣的心是屬于叁惡道的法界。

  修行人若還受環境的動搖,還會被鬼神戲弄,道心何在?經上告訴我們,真正皈依叁寶,要從“迷、邪、染”中回頭,依“覺、正、淨”,不論有沒有經過皈依形式,護法神都保護。世間許多善書皆雲,一個人心地厚道,心善行善,就有很多天神鬼神衛護;縱然沒有學佛,沒有受過叁皈,也有護法神保護。護法神之所以保護,是尊敬他的德行,是自然感動來護持。戒經上說,受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戒神日夜守護,怎麼可能還會被鬼神、妖魔鬼怪所戲弄?由此可知,形式上的叁皈、受戒是假的,還自以爲了不起,而鬼神瞧不起。

  印光大師是我們的好榜樣,他示現給我們看,他也是經年累月長時間的修學。傳記上記載,他七十歲之後,居住的處所,蚊蟲、螞蟻、跳蚤都自動遷單,不敢幹擾他。爲何不幹擾他?對他尊敬。我們想想,爲何他能感動六道衆生,我們卻做不到?因爲我們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依舊是輪回心造輪回業,誰會尊重?念念希求往生淨土,只是一個願望而已,能否達到還是未知數。有願必定要有行,以行踐願,願望才能圓滿。

  有不少同修會被境界所轉,所以我特別提醒大家,我們一定要有能力轉境界。場所氣氛不好,我們要有能力把不好的氣氛轉變成好氣氛,不好的磁場轉變成好磁場,這是修行功夫稍微得力。自己若在境界裏轉不過來,則無能力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只是空話。故首先要學習看破、放下,要看破“萬法皆空”。《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何必在虛妄相裏去分別計較?所有一切現象,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順心與不順心的全是妄想。你能看清楚、看明白了,無論順逆境界,心都是平靜的,確實以“清淨、平等、覺”來與大衆相處,絲毫不沾染,妖魔鬼怪就不能貼身。有我執就有身,沒有我執就沒有身,這是鬼神貼不上身的道理。若念念仍落在“我、人、衆生、壽者”,你不善,鬼神就會欺負你、捉弄你。

  自古以來,學佛人大多數都依《金剛經》修學,宗門稱此爲頓教,不無道理。我們念佛求生淨土,若依照《金剛經》的原理原則去修學,必定上上品往生,生實報莊嚴土。我們發心出家,出家就是“學爲人師,行爲世範”,《金剛經》所講的這些道理方法,我們要認真學習。因爲我們不老實,《金剛經》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老實念佛、老實做人、老實辦事。《金剛經》參透了,人就老實了,老實就是佛菩薩。老實就不再有妄想分別執著,若還有妄想分別執著,就不老實。

  淨宗祖師大德教我們“老實念佛”,“老實”二字不容易做到,做到的人這一生決定上輩往生。有的人善根福德深厚,不要修就老實,他一聽佛的話,就真的萬緣放下,對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不再放在心上,是非人我統統舍棄。有的人是要去修才會老實,而我們是學了還不老實,這是業障習氣深重。一定要在生活環境裏面轉境界,念念提醒自己,認真努力修學,真正放下萬緣,才能消除業障。

  這裏的弘法進程很順利,這是叁寶威神的加持。諸佛菩薩對我們如此照顧,我們若不認真、不努力,怎能對得起佛菩薩?天天念“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這兩句話若不能兌現,就是對不起佛菩薩,對不起護法的天龍善神。我們自己修學,以及將來成就佛學院,一定要依照經訓,從自己本身做起。學程是七年,“七”是個圓滿的數字,希望七年當中,我們至少要像“無量壽佛”。我們不能達到分證位,至少要做到相似位,能夠證到天臺六即佛中的相似即佛,才對得起佛菩薩。能達到分證位是最好,分證位是法身大士,在圓教是初住菩薩,別教是初地菩薩;相似位是別教的叁賢菩薩,圓教的十信位菩薩。所以,大家要好好努力,向此目標邁進,就能超凡入聖。

  

✿ 继续阅读 ▪ 叁皈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