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放下、隨緣、自在
對任何事物都不應該從一個角度去看,而應保持多角度乃至圓的觀察。叫你看破、放下、叫你不要追逐名利富貴,不等于叫你不可隨緣,而是要你在思想境界上保持這樣的高度,不貪羨,不追求,但隨緣。有這樣的境界的人,官做得越大越好,錢越多越好,因爲他們只是爲大多數人謀利益,而不是真正爲了功名,爲了錢。
△ 有人問我是否要錢,或希望受到重視等等,我說,如果是這些有必要得到而又可以得到的話,我是不會拒絕的,但是我不會因爲求之不得而失望。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溫馨第一樂。
△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人生只要知足、清心、寡欲,就是福、祿、壽叁星高照。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富貴是無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你處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滿足,是至高無上的財富。健康,是至高無上的利益。安詳,是至高無上的幸福。
△知足,絕非如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不求進取而消極的意思,而是告訴我們不要馳逐于色聲等五欲,不要玩物喪志,而要省欲除奢,儉以養廉。這樣的人才會有作爲,才能對人類社會有大的貢獻。
△他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想來總不如。回頭看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余。
△要用淡泊的眼光看世情,則富貴好比過眼煙雲,用知足的心來取舍萬物,則清淨心不爲物所染。儒家所謂: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
△人生短暫,一如輕煙與飛霧。有的人追求愛欲榮華,過著愚癡煩惱的生活,有的人斷欲知足,過著心淨清涼的日子。崇高與卑微,全在感情的一念取舍。
△清高的人格,是由于能視富貴榮華如過眼煙雲。我們能對物欲減少一分,我們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們對世間的情念減少一分,我們的道念就增強一分。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挂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萬般隨緣過,一切隨緣了。只見活人論是非,不見死人道醜好。世人都爲不忙之事忙碌,只要叁寸氣在,名利爭執不休,殊不知無常期到,請問能帶走多少?皇帝一死,江山也丟,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時間是無頭無尾無影無蹤的,無論你擁有多大的權力與財富,擁有多高的學問與地位,都不可能挽回一分一秒的生命。
△時時思及人生歲月匆匆,何必汲汲營營,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無常的一切。
△茫茫生死事難知,碌碌終生何所得?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時都爲他人忙。舉世盡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修?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時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天地有萬古,此身不易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人身難得,人命只在呼吸間,一失人身,萬古難得。
△看破、放下不是消極的,教人家看破、放下,不是叫你不認真,不是教你不負責,不是教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恰恰相反,只有真正看破放下後,才能真正做到這些。比如對父母要盡孝,對子女要慈,但都不必起貪愛心,要心無所住,才是真正的看破、放下,並不是叫你什麼都不要管,而是要你雖知一切法,但心不隨境轉。比如見一美好東西,雖見而心不愛著;見一醜惡的東西,雖見而心不厭憎,這就是心不隨境轉。
△能看破,才能放下;能放下,就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