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有些行爲我們很難辨別其是非對錯,有時看似凶惡的行爲,細細推究卻是救人的善心。有時看似濟世的利行,卻反而害了對方。古今聖賢都重視忍辱,但也有奮身衛護,或舍生取義的。“忍”,乃成聖作賢第一切要功夫,但關乎大局群衆利益,當爭不爭者,轉入消極,卻是過惡。

  經雲:“若以诤止诤,至競不見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貴!”除了維護教譽,一切爭執,均宜以“忍”來平息!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真正勇敢的人,應當能夠智慧地忍受最難堪的侮辱。

  △忍辱,不同于奴顔婢膝的谄媚、屈辱和喪失人格,而是高尚難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是修行者的功夫,寬容的涵養,仁者的心量,故“仁者無敵”。爲什麼無敵?何以無敵?乃是仁者不與小人計較,他們爲千秋萬代而爭,不爲一時之氣而爭。他們爲救苦救難而做,不是爲個人私利而做。

  △忍耐好,忍耐是奇寶。一朝之忿不能忍,鬥勝爭強禍不小,忍氣不下心病生,終日將你苦纏繞。讓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無煩惱。

  △忍辱,不但要忍受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遭遇的境,要于窮困痛苦的逆境中,忍頹喪卑賤之念不生;于富貴順利的佳境中,忍驕矜沈迷之念不生;于不順不逆、萬法生滅的常境中,忍隨俗浮沈之念不生。

  △忍得淡薄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消仇憾。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雲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何時紛爭一角牆,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愚癡生嗔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火,只作耳邊風。長短家家有,炎涼處處同。是非無實相,轉眼完成空。

  △“嗔火能燒功德林”愈是憤怒的時候,愈要克製自己,不輕易口出惡言,傷人傷己。一時的怒氣,無心的語言,往往會毀掉多年辛苦培養的友誼和功德。

  △寬性寬懷過幾年,人生人死在眼前,隨高隨下隨緣過,或長或短莫埋怨,自有自無休歎息,家貧家富因果顯。萬事忍字放在首,一日清閑一日仙。

  △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有余地。須知每個人都會有犯過錯而需要別人原諒的時候。

✿ 继续阅读 ▪ 是學佛不是佛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