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唯識論▪P2

  ..續本文上一頁  及別類多事  亦無細難見 

   若一切青黃等無有隔別。是眼境界執爲一物。于地則無次第行。若一下足應遍行一切。此間已得彼處未得。于一時中此二不成。何以故。一時中一物不應有已得未得。不應有多別類如象馬等軍。亦不應有多別事。何以故。是一物處多物則在其中。此彼差別雲何得成。複次雲何爲一是二所至中間則空。複次是最細水蟲與大同色。無不可見義。若汝由相差別色等諸塵。執有別物不由別義。若爾決定約鄰虛別類。應分別塵差別。則鄰虛不成一物。色等五塵非眼等境界。是故唯識義得成。諸塵者。謂識及識法爲體。離能取所取故無增。立正因果故不減。無無因及不平等因。二空及十二緣生即是其自性。如偈言。是有是無由依諸量可決是非。一切量中證量最勝。若塵實無如此證智。雲何得起。所謂我證如此

   證智如夢中 

   如夢時。離塵見山樹等色。無有外塵。證智亦如此

   是時如證智  是時不見塵   雲何塵可證 

   如汝所說證智起時。謂我如此證。此時中汝不得見塵。但意識分別。眼識已滅故。是塵雲何可證若人說刹那滅。此人是時執色乃至觸已謝。問若非五識所量。意不能憶持。是故五塵決定是五識所量。量者是名見。是故色等六塵說是所證。答是義不然。謂先已證塵後方憶持。何以故

   如說似塵識

   離色等六塵眼等六識。似六塵起。此義如前說

   從此生憶持

   從此似塵識有。分別意識與憶持相應。似前所起之塵後時得生。是故不可執由憶持起。謂先以識證塵。若如夢中識無塵得起覺時。若爾如世人自知夢識無塵。亦應自知覺識無塵。既無此事。故知覺時所見塵。異夢中所見。複次夢有更起義。覺時則不爾。非一切無塵。答此言非證

   夢見塵非有  未覺不能知 

   如是虛妄分別串習惛熟。世人見非實塵如夢所見謂爲實有。覺則不爾。如實能解夢塵非有。如是若觀行人修出世治道得無分別智。入非安立聖谛見位得覺悟。是時無分別智。後得清淨世智。如理見六塵實無所有。此義平等。若由自相續轉異勝故。衆生六識似六塵起。實不從塵生者。由事善惡友聽受正邪二法。衆生有正邪二定。雲何得成。若所親近及說實無

   更互增上故  二識正邪定 

   一切衆生由更互識增上故。有二種識定成。或正定或邪定。更互者。自他共成自他事。是故別識相續勝能故。別識相續勝能生。不從外塵起。若如夢識無境界。覺識亦如此者。雲何夢覺二人。行善作惡愛憎兩果。未來不同

   夢識由眠壞  未來果不同 

   是正因。能令夢心無有果報。謂惛睡所壞故。心弱不能成善惡業。問若一切唯有識。則無身及言。雲何牛羊等畜生。非屠兒所害而死。若彼死非屠兒所作。屠兒雲何得殺生罪。答曰

   由他識變異  死事于此成

   如他失心等  因鬼等心力 

   猶如鬼神等心變異故。令他或失念。或得夢。或著鬼等。諸變異得成。複次有神通人心願故。有如此事。如娑羅那王等得夢。由大迦旃延心願故。複次阿蘭若仙人嗔心故。毗摩質多羅王見怖畏事。如是由他識變異。能斷他命根。因此事故。同類相續斷說名爲死。此義應知。複次

   雲何檀陀林  空寂由仙嗔 

   若由他識變異增上不許衆生死。世尊。成立心重罰最爲大罪。問優婆離長者。長者汝曾聞不。雲何檀陀柯林。迦陵伽林。摩登伽林。空寂清淨。長者答言。瞿昙。曾聞由仙人嗔心

   心重罰大罪  若爾雲何成 

   若汝執有諸鬼神愛敬仙人故。殺害此中衆生。不由仙人嗔心。若爾雲何由此業心重罰大罪。劇于身口重罰。由仙人嗔心故。如是多衆生死故。心重罰成大罪。若一切唯識。他心通人爲知他心爲不知。若爾有何所以。若不知雲何得他心通。若知雲何言識無境

   他心通人智  不如境雲何

   如知自心故  不知如佛境 

   是他心智境雲何不如由無智故。如不可言體他心則成佛境如此不能知故。此二境界不如非是此顯現故。能取所取分別未滅故。此唯識理無窮。簡擇品類甚深無底

   成就唯識理  我造隨自能

   如理及如量  難思佛等境 

   我等作一切功用。不能思度此理。此理非覺觀所緣故。何人能遍通達此境。是佛境界。何以故。諸佛世尊于一切法知無礙故。如量如理。此境唯佛所見

   婆薮槃豆菩薩造唯識論竟

   菩提留支法師。先于北翻出唯識論。慧恺以陳天嘉四年歲次癸未正月十六日。于廣州製旨寺。請叁藏法師枸羅那他。重譯此論。行翻行講。至叁月五日方竟。此論外國本有義疏。翻得兩卷。叁藏法師更釋本文。慧恺注記。又得兩卷。末有僧忍法師。從晉安赍舊本達番禺。恺取新文對仇校舊本。大意雖複略同。偈語有異。長行解釋。詞繁義阙。論初無歸敬。有識君子宜善尋之。今謹別抄偈文。安于論後。庶披閱者爲易耳。此論是佛法正義。外國盛弘 沙門慧恺記

   修道不共他  能說無等義

   頂禮大乘理  當說立及破

   無量佛所修  除障及根本

   唯識自性靜  昧劣人不樂

   實無有外塵  似塵識生故

   猶如翳眼人  見毛兩月等

   處時悉無定  無相續不定

   作事悉不成  若唯識無塵

   定處等義成  如夢如餓鬼

   續不定一切  同見膿河等

   如夢害作事  複次如地獄

   一切見獄卒  及共受逼害

   如畜生生天  地獄無雜道

   地獄中苦報  由彼不能受

   由罪人業故  似獄卒等生

   若許彼變異  于彼何不許

   業熏習識內  執果生于外

   何因熏習處  于中不說果

   色等入有教  爲化執我人

   由隨別意說  如說化生生

   識自種子生  顯現起似塵

   爲成內外入  故佛說此二

   若他依此教  得入人無我

   由別教能除  分別入法空

   外塵與鄰虛  不一亦不異

   彼聚亦非塵  鄰虛不成故

   一時六共聚  鄰虛成六方

   若六同一處  聚量如鄰虛

   若鄰虛不合  聚中誰和合

   複次無方分  鄰虛聚不成

   若物有方分  不應成一物

   影障複雲何  若同則無二

   若一無次行  俱無已未得

   及別類多事  亦無細難見

   證智如夢中  是時如證智

   是時不見塵  雲何塵可證

   如說似塵識  從此生憶持

   夢見塵非有  未覺不能知

   更互增上故  二識正邪定

   夢識由眠壞  未來果不同

   由他識變異  死事于此成

   如他失心等  因鬼等心力

   雲何檀陀林  空寂由仙嗔

   心重罰大罪  若爾雲何成

   他心通人智  不如境雲何

   如知自心故  不知如佛境

   成就唯識理  我造隨自能

   如理及如量  難思佛等境

  

  

《大乘唯識論》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