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研究淨土文化 建設人間佛教——首屆淨土宗文化研討會綜述(張世輝)

  研究淨土文化 建設人間佛教——首屆淨土宗文化研討會綜述

  □ 本報記者 張世輝

  無論是與淨土信仰在中國的普遍傳布相比,還是與禅宗和天臺宗的研究相比,淨土宗研究都存在著很大差距。可以說,我國內地對淨土的研究還處于初創期,尚未形成系統的研究體系。爲了推動我國淨土宗文化研究,探討玄中寺在淨土宗演進史上的作用,確立昙鸾、道綽、善導3位祖師在淨土宗曆史上的地位,由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山西省佛教協會、淨土古刹玄中寺聯合主辦的“淨土宗文化研討會”,于8月20日至22日在山西太原舉行。

  填補空白 推動研究

  此次會議的舉辦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淨土宗擁有廣泛的民衆信仰基礎和持久的生命力,淨土信仰最爲典型地反映了宗教的群衆性,這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在曆史演進中,玄中寺已成爲中日友好的黃金紐帶,因此,研究玄中寺及其在淨土宗中的地位,對于維護亞洲和平將會起到積極作用。通過深入挖掘佛教教義中符合社會進步要求和時代發展的積極因素,進一步探索中國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途徑和方法,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和祖國統一。同時,今年是中國佛教協會50周年華誕,研討會的召開也是一份獻禮。

  山西省副省長宋北杉到會致詞。他說,我們要通過研討淨土文化,把佛教寶藏中利于社會、利于人生、利于進步的有益積極的東西,挖掘出來,整理出來,發揚光大,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爲建設人間淨土而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根通法師說,玄中寺是中日兩國佛教徒共同崇奉的淨土宗祖庭,是中日兩國佛教文化交流的黃金紐帶,在佛教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討會中有一部分論文就是以昙鸾、道綽、善導這3位淨土宗的祖師和玄中寺爲研究對象的,很有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方立天教授對此次會議的意義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說,以淨土宗爲專題的研討交流活動很少,這次專題學術研討會是內地當代對淨土信仰的首次大規模研討,填補了學術界的空白,這必將推動淨土宗思想的研究,進而推動對我國佛教的研究。

  廣開言論 撰文立說

  研討會上,圍繞建設人間佛教這一主題,學者們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並進行了熱烈探討。

  方立天教授指出,淨土信仰是我國民間佛教信仰的主流和核心,中國佛教史可以說就是淨土史。他還簡要分析了淨土信仰在民間廣爲流傳的主要原因:一是淨土思想具有理想性和浪漫性,與美學有著密切的聯系;二是淨土信仰具有鮮明的信仰性;叁是淨土信仰儀式簡單,具有簡易性。

  北京大學樓宇烈教授認爲,對淨土宗進行研討,要注意幾點:一是要重視對淨土宗文化傳統的研究。淨土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已有1600年的曆史,不僅在民間影響很大,在士人中也有很大影響,如林則徐就是淨土信仰者,弘一法師剃度時也是皈依于淨土門下,那麼,淨土宗文化對傳統文化有何影響?同時,中日淨土文化究竟有何差異?二是要研究怎樣契理契機地發展淨土文化。在現代競爭激烈、物質高度發展的社會,我們應該探討在現代社會中如何守住道德底線,研究如何建設人間佛教,達到社會和心靈的淨化。

  此外,臺灣南華大學依空法師等法師和學者還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淨土宗文化進行了研討。

  追根溯源 確立始祖

  昙鸾、道綽、善導3位祖師及玄中寺也是此次研討會的重要議題。

  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在《玄中寺在中國淨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檢討》中對玄中寺的地位進行了探討。他指出,淨土思想初傳中土,便是由山西玄中寺的昙鸾、道綽和善導3位祖師傳揚,集衆念佛,使淨土得以發揚光大,玄中寺是我國淨土宗的祖庭;他同時指出,玄中寺也是日本淨土宗和淨土真宗的祖庭,在中日友好交流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淨土宗祖師問題上,溫金玉教授提出了“淨土十五祖新判”,明確指出應將昙鸾、道綽列入目前中國佛教所共同崇奉的淨土祖師序列,這是此次會議的一個重要論點,有待學界、教界進一步討論。

  根通法師說,學習研究我國漢傳佛教淨土法門的發展曆史及其思想體系,首先要確立誰是我國佛教淨土法門的創立者,從曆史文獻中可以看出,北魏年間的昙鸾大師和後梁年間的道綽大師在淨土法門的創立和傳承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倡導稱名念佛自昙鸾大師始,到道綽大師又有重要發展,昙鸾大師應該是我國漢傳佛教淨土法門的初祖。

  中國社會科學院宋立道研究員等學者也分別對昙鸾等淨土宗3位祖師的功績、曆史地位以及玄中寺的曆史地位等進行了探討。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