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名欲因。上大精進一切不思議處究竟無疑。是名欲體。于大乘法有災橫處則能守護。菩薩所說信心領受。是名欲業。偈曰。
如來福智聚 淨心不可壞
速受定智果 說信成熟相
釋曰。婆伽婆如是廣說。是名信因。得不壞淨。是名信體。得定智果。是名信業。偈曰。
善護于六根 離惡起對治
樂修諸善法 說舍成熟相
釋曰。以念倚等善護六根。是名舍因。離不善覺起無間道。是名舍體。一切善法恒樂修習。是名舍業。偈曰。
見諸衆生苦 哀憐離小心
受身世間勝 說悲成熟相
釋曰。菩薩見衆生苦。是名悲因。起極憐愍遠離小乘心。是名悲體。得一切世間勝諸地不退。是名悲業。偈曰。
持性數修習 極苦能安忍
善根恒樂進 說忍成熟相
釋曰。持耐忍謂名門數習成性。是名忍因。能受極風寒等苦。是名忍體。隨勝生處恒修善法。是名忍業。偈曰。
報淨善隨順 極入善惡說
能起大般若 說念成熟相
釋曰。得清淨器。是名念因。隨所聞說善惡二義。聞思修已深了不忘。是名念體。能生出世般若。是名念業。偈曰。
二聚界圓滿 果起依最上
世間得第一 說力成熟相
釋曰。福智二聚種子充滿。是名力因。能得最上依止。是名力體。世間第一隨意成熟。是名力業。偈曰。
深觀妙法理 諸魔不可奪
能與異部過 說堅成熟相
釋曰。妙法道理作心觀察。是名堅固。惡魔波旬不能障礙。是名堅體。能與他部而作過失。是名堅業。偈曰。
所有善根聚 依勤能發起
離惡及修善 說支成熟相
釋曰。彼成熟善根聚。是名支因。依此因能發起上精進。是名支體。離諸不善樂修勝善。是名支業。偈曰。
如此九種物 自熟亦熟他
增善增法身 如世極親者
釋曰。欲等九物能自成熟亦成熟他。常增長一切善根及增長法身。由此二種增故。如似世間第一親者。已說菩薩自得成熟。次說菩薩成熟衆生。偈曰。
癰熟則堪治 食熟則堪啖
衆生熟亦爾 二分舍用故
釋曰。二分者。一障分。二治分。障熟須舍。如癰熟須潰。治熟須用。如食熟須啖。是名成熟依止。已說成熟依止。次說成熟差別。偈曰。
舍普勝隨善 得常漸爲八
如此諸成熟 是說差別種
釋曰。成熟他相有八種。一者舍成熟。令滅煩惱故。二者普成熟。化以叁乘故。叁者勝成熟。過外道法故。四者隨成熟。應機說故。五者善成熟心恭敬故。六者得成熟。令不倒解故。七者常成熟。令永不退故。八者漸成熟。令次第增長故。已說成熟差別。次說成熟心勝。偈曰。
利子及利親 利己叁利勝
菩薩利一切 過彼勝無比
釋曰。譬如世人安樂自子安樂自親安樂自身。此心最勝。菩薩普欲成熟一切衆生。過彼叁心不可爲比。是故菩薩成熟衆生。其心最勝。問此勝雲何成立。偈曰。
世間不自愛 何況能愛他
菩薩自愛舍 但爲愛他故
釋曰。世人雖欲自愛尚不能自安利處。況能愛他安他利處。菩薩不爾。舍于自愛但爲愛他。是故成熟衆生勝過于彼。問用此心勝雲何成熟。偈曰。
身財一切舍 平等及無厭
所乏令充足 安立于善根
釋曰。此偈顯示檀波羅蜜成熟衆生。檀有叁種。一資生檀。內外身財一切舍故。二平等檀。于諸施田離高下故。叁無厭檀。勇猛恒施不疲倦故。以是叁檀二世隨攝。于現在世皆令充足。于未來世安立善根。偈曰。
常與性及滿 自樂不放逸
引入于戒足 二果常無盡
釋曰。此偈顯示屍波羅蜜成熟衆生。菩薩有五種屍羅。一者常屍羅。生生常有故。二者自性屍羅。無功用心住真實體故。叁者圓滿屍羅。十善業道皆具足故。如十地經說。四者自樂屍羅。恒自愛樂故。五者不放逸屍羅。念念無犯故。以是五種屍羅二世隨攝。于現在世安立戒品。于未來世令依報二果功德無絕。偈曰。
不益得益想 極忍解方便
令彼起隨順 及種諸善根
釋曰。此偈顯示羼提波羅蜜成熟衆生。若他以不饒益事來向菩薩。菩薩于彼得饒益解起極忍辱。何以故。由彼隨順令我忍波羅蜜得增長故。亦以是忍二世隨攝。于現在世令起歸向。于未來世令種善根。偈曰。
久劫行上勤 利物心無退
令生一念善 況欲善無量
釋曰。此偈顯示毗梨耶波羅蜜成熟衆生。菩薩于億百千劫行最上精進。爲成熟無邊衆生心無退轉。以是精進二世隨攝。于現在世但令得生一念善心。況于未來令無量善根皆得增益。偈曰。
得上自在禅 離染及見慢
現在令歸向 未來善法增
釋曰。此偈顯示禅波羅蜜成熟衆生。菩薩所得禅定遠離愛見慢等故自在最上。以是禅定二世隨攝。于現在世令歸向第一妙法。于未來世令增長一切善根。偈曰。
知真及知意 能斷一切疑
于法令恭敬 自他功德滿
釋曰。此偈顯示般若波羅蜜成熟衆生。知真者。解法不顛倒故。知意者。了達衆生心行斷彼疑故。以是般若二世隨攝。于現在世令向大法深生恭敬。于未來世令彼自身功德及他身功德皆得圓滿。偈曰。
善趣及叁乘 大悲有叁品
盡于未來際 如是熟衆生
釋曰。此偈顯示大成熟相有叁種。一者位大。謂窮四位安立善道及以叁乘。二者品大。悲極叁品。下者信行地。中者初地至七地。上者八九十地。叁者時大。時節無邊盡未來際。菩薩如是利益衆生。是名大成熟相。成熟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