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深信業果 依法行持 11

  

《深信業果 依法行持》

  理念課要點(十一)

  

(9月3日 中)

  

  

  [時間:080622課堂筆記之十一]

  一、課前引導

  

   1、上堂課是從積聚的角度來認識五蘊。從這個角度來認識,比較容易從身心上感受和體會。講完後大家有沒有去觀察自己在累積什麼?大家面對境界的時候可以觀察,我們在心法上都是在累積什麼?是貪、嗔、癡等煩惱相應的染汙業呢還是與智慧相應的善淨之業?同樣,也可以觀察我們都是在累積哪些色法?比如衣服累積了不同款式和樣式的很多件,手機換了一個又一個。

   2、細致觀察後會發現,你累積什麼就會成爲什麼。你每天在山上在累積什麼感受?大家一定要去觀察思惟,不然一天下來累積了很多東西、很零碎,一天都在動之中,要去思考有沒有不變的東西?你累積什麼做什麼的方向一定要明確,就是要有宗旨

   3、理念課要引導的是什麼

   (1)多個同學回答。大家回答了很多,每個人體會的點都不同,只能說你對了一部份,有沒有人能對理念課有系統的把握?把握其中不變的宗旨?不然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相應的點在思惟,你能不能體會到師父所想的叁件事情:中國佛教何去何從、弘法利生、培養人才。個人與團隊修行的關系怎樣去把握,個人與師父所想叁件事情的關系是怎樣?

   (2)昨天上課講了很多參學的內容,但都沒有離開這個主線,不管怎樣去開演始終不會離開這個宗,內心有佛法的表現是什麼?就是要有宗旨。師父的理念本身是一個圓,如果你用你相應的那一點投射到所講的內容上,就會覺得比較零碎,難以把握到圓滿的整體全貌。

   (3)怎樣與說法師的心相應?聽法者心量的大小,能不能把整個內容接納進來?斷除聽聞叁種“器過”,如果善用其心來聽法,久而久之大家就會開智慧,越來越能多角度觀察思惟法義。

  

  

  二、文章內容:“開發戒定慧,就猶如點亮一盞內在的明燈,照破內心無明的黑暗,認清自己的本心。......”

   1、對心的狀態和功能舉例說明:

   (1)比如現在外面下雨、打雷閃電,但我們坐在屋裏很安然,從窗戶向外看出去看得非常清楚,不會受到風雨的影響。有修行的人修行久了就會有這種功夫,內心不受外界幹擾,卻能對緣起看得很清楚。

   (2)比如你生起煩惱,對人觀過,這時候你心的其他能力就都喪失了,只剩下一種能力就是觀過,然後接下來一陣子還會丟叁拉四、心神難安,煩惱的過患統統生起,看不到到其他方面的緣起了。大家都有過這樣子的經驗。

   (3)比如打坐的人很專注,所有的心都用在上面,但心能覺能照的能力不會喪失,稍一動念就能覺察到外界的變化。

  

   2、要學會善調自心

   (1)大家一旦明白怎樣善調自心,想要讓自己成爲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心怎麼去捏它都可以。現在大家的心象石頭一樣,要砸、要打眼、要呵斥,要拿炮轟才裂開一點縫,否則大家的心就很緊繃、扭曲,就沒有辦法。

   (2)你能善巧調伏自己的心,就能幫助別人調心。有兩種解脫,俱解脫和慧解脫,有俱解脫阿羅漢和慧解脫阿羅漢。我們的心是有這種能力的,對眼前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但同時又不會受影響。大家踏踏實實用功幾年,淨罪積資,一定會有很大法喜、現法樂住。

   (3)我們之所以啓發不出心的能力,就是因爲煩惱的勢力太強大了,現行意識之流被煩惱占據,善法等流無法現起,比如觀過的力量(也就是嗔心)一現起其他的能力全都消失了。

  

  叁、文章內容:“舉例來說,在過去也好,現在也好,很多寺廟裏邊,常常會出現一種狀況:有些人對大法師很尊重,對一般的僧衆就很忽視、輕視,甚至觀過,這種狀況比比皆是。......大家往往會犯錯誤,因爲很容易根據自己的好惡去判斷、取舍----......”這段內容與剛才講的很有關系,剛才講到觀過。

   1、觀察體會心念的快速變化,學會調心

   (1)法師現場跟大家做了一個試驗:讓大家靜坐觀自己的呼吸,用耳根去感受外面的風聲雨聲雷聲,同時法師放音樂、說話,大家不能受幹擾,去觀察自己那顆奔跑的心。

  ----多個同學回答感受。

  ----大家觀察之後就知道自己的心念變化是如此之快速,就知道觀過是不對的,因爲心念如此快就變化了,我們所看到的其實都是假相。

   (2)何法重于地、何法高于空、何法多于草、何法疾于風?大家回答一下。佛講:戒德重于地、我慢高于空、煩惱多于草、心念疾于風。

   (3)當念頭不停變化時你是感覺不到有那麼多念頭的,剛才讓大家靜下來觀察一下,是讓大家知道心念是非常非常多的。

  ----又比如你喝了一口水,這個動作裏你已經經過了千百萬個念頭。

  ----你體會到了心念的快速變化後就會知道我觀過的念頭很快就會過去,對方的念頭很快也會過去,就不會觀過了。

   (4)善調心念的人能馬上轉變所緣境,要生起觀過的時候馬上就能覺察,知道心念很快會過去,就不會粘著在觀他人的過上拿不掉,甚至幾年都拿不掉。

  煩惱初生時是最容易轉的,如修心八頌中說:“一切威儀觀自心,微惑尋聲即覺察,惑仇唯令自他損,願速呵斥令消除。”

  

   2、觀過的嚴重過患。

   (1)所以大家來寺廟裏看到法師,覺得這個法師修行功夫好,那個法師沒什麼修行,對法師觀過都是不對的。

  ----例如有人曾經對法師觀過,然後也許因爲法師的一個微笑你的觀過就沒有了,人就是這麼愚癡。

  ----又如有時法師與同學談話,你們看法師好象開始戲論了、绮語了,但談完之後法師馬上就能把心收回來,進入正常修行的狀態,而你卻還一直在想法師散亂了等等,一直觀過。

  ----所以慧力熾盛的人,煩惱生起的時候瞬間就沒有了。

   (2)有修行的人會在各種境界中策發菩提心,哪怕是造作的菩提心,如果你對一個已發菩提心的人觀過可就很不好了。比如我們義工中有的人在掃地時,他可能與佛法相應了,內心生起真實的造作菩提心、利益衆生心,也許五分鍾、也許五秒鍾,這時你若對他觀過就會讓自己多劫墮落到地獄。

   3、總攝

   對自知道心念變化之快、隨時隨地能收攝身心恢複正念,對他知道他人也是有這種能力的,所以一定不能觀過,善護口業,不要輕易評價別人的修行狀態。

  

  四、對同學提問回答

   常常有人被師長批一批,心能比較快地變靈活。

   師父說的心靈活是不執著,心對境能馬上調整。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