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婆羅門
善念帶來樂果
1-2
諸法意爲先
意主意造作
若有清淨意
或言語行爲
人導致安樂
如影不離形
佛陀居住在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次提到少年婆羅門瑪它昆達理。
瑪它昆達理的父親非常吝啬,從不布施,即使瑪它昆達理是位獨子,身上的首飾也都由他父親爲了節省製作工錢而親自打造。他生病時,父親也不請醫生,才使他病入膏肓。瑪它昆達理即將逝世時,父親竟然把他擡到走廊,以免來探病的人進入屋內覺察到父親的財富。
有一天早上,佛陀從禅定中看見可憐的瑪它昆達理躺在走廊上,出定後,佛陀與弟子們來到瑪它昆達理的家門口,向瑪它昆達理發出一道光芒,吸引瑪它昆達理的注意。瑪它昆達理由于身體虛弱,只能在心中表示自己對佛陀的信仰。當他的內心帶著充滿對佛陀的虔誠信心而逝世時,往生到忉利天。
他在忉利天看見父親在墓地爲他哭泣,于是現身在父親面前,告訴父親他已往生忉利天,勸請父親與他人一起前去聽佛說法。聽了佛陀說法後,有人提問:“人是否可因心中信仰佛與信仰佛法,就可往生忉利天?”這時佛陀邀請瑪它昆達理以天人裝束向衆人述說自己在忉利天重生之事,聽完瑪它昆達理現身說法之後,大家也都信服只憑內心虔誠的歸依佛陀與佛法,也能獲得往生忉利天的榮耀。瑪它昆達理的父親也在聽了佛陀開示後,將大部分財産布施出來做善事。
善念造作善業帶來樂果,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人必須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人創造了自己的地獄和天堂,樂苦由自己承擔。對人生有正確了解的人,才能脫離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