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句經要義 第二品 不放逸品 周利般陀伽尊者 精進自律以自己爲洲嶼

  周利般陀伽尊者

  精進自律以自己爲洲嶼

  2~5

  精進正念不放逸

  自製克己自調禦

  智者自己建洲嶼

  不被洪水來淹沒

  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時,有一次提到周利般陀伽。有一位銀行家有兩位孫子:摩诃般陀伽和周利般陀伽。長孫摩诃般陀伽常隨祖父去聽法,後來隨佛出家,證得阿羅漢果。周利般陀伽也跟隨哥哥出家,由于前世曾經捉弄一位笨比丘,所以今生愚昧不堪,甚至四句偈也記不起來。

  有一天,名醫祇域邀請佛陀與衆僧到他家接受供養,在可以前去受供的名單中,沒有周利般陀伽。周利般陀伽知道自己無緣參加後,心情沮喪、心想還俗,佛陀得知他的心意後,叫他在精舍大殿的門口,面向東方,手中拿著一塊布,要他一邊搓擦那塊布,一邊口中複誦“去除汙垢、去除汙垢”這句話。交待之後,佛陀就和衆弟子結伴到祇域家中接受供養去了。

  周利般陀伽依照佛陀指示努力搓擦那塊布並複誦“去除汙垢、去除汙垢”這句話,不久,布塊變髒了。他過去的善業機緣成熟,他頓時了解世事無常的道理。這時的佛陀在祇域家中透過神通,得知周利般陀伽的進展,于是放光使周利般陀伽感覺佛陀就在他面前並向他說:“周利般陀伽啊!不是只有這塊布被塵垢染汙,人的身心也被貪瞋癡的塵垢染汙,只有去除這些塵垢,才可以達到修行的目標,證得聖果”。周利般陀伽獲得佛陀的指點,當下證得阿羅漢果,具有非凡的智慧與精神力量。

  這時在祇域家中,有人正准備向佛的缽中注水表示供養,佛陀卻以手遮缽不讓注水。佛陀請祇域派人前去精舍將周利般陀伽請來。當被派遣的人來到精舍時,不只看到一位比丘,而是看到很多一模一樣的比丘,這些都是具有神通的周利般陀伽幻化出來的。被派遣的人迷惑地回去報告此事,卻又被差遣回來向那些比丘說:“佛陀召見真正的周利般陀伽”。可是卻有很多聲音都回答:“我是真正的周利般陀伽”。他又再次迷惑地回去報告,又第叁次被派遣來精舍,佛陀指示他抓住那第一個回答我是周利般陀伽的比丘。當他抓住第一個回話的比丘時,其他的比丘刹那間消失不見。周利般陀伽于是來到祇域家中接受供養,供養之後,在佛陀的授意下開示佛法,他充滿信心,勇敢如獅子吼一般,演說了一段經文。

  證果雖是一刹那間的事,卻要經過長時間善業善德的精進努力累積而成。證果就像爲自己建造沙洲島嶼,不怕被洪水傷害,確保自己不再沈浸于五欲瀑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