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母毗舍佉
積衆善如聚衆花成花環
4~7 如聚衆花朵
做成衆花環
人生在世間
應實行善德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鹿子母講堂時,有一次提到建造鹿子母講堂的大施主毗舍佉。
毗舍佉是富家女,當她七歲時,佛陀到跋提講經,毗舍佉聽了佛陀的開示後,和她的爺爺和許多同伴一樣都證得初果,長大嫁給富翁彌迦羅當媳婦。有一天在進餐時,一位僧人在門外化緣。公公彌迦羅無動于衷,毗舍佉對僧人說:“對不起,尊者,我家翁吃的是陳腐的食物。”公公彌迦羅因此要趕她走,事經八位長老判定毗舍佉無罪,因爲她向八位長老解釋:“我公公不理睬化緣的比丘,所以我想,既然公公這一生從沒做過任何功德,他也只不過是在享受過去世的福報,也等于在享受過去陳腐的食物罷了,所以我才這樣說的。”她還表示,身爲佛陀的信徒,她希望能邀請佛陀及比丘們來家裏受供。她的公公不但真的答應,而且在聽完佛陀開示後,也因善業成熟證得初果。她的公公不但感激佛陀,也感激媳婦,此後她被稱爲鹿母,因爲彌迦羅的字意是鹿。
後來毗舍佉兒孫滿堂,有一天她到祇樹給孤獨園時,忘了帶回一件外套,那是她陪嫁時鑲滿厚重珠寶珍貴的寶物,她吩咐仆人回精舍去尋找,並交待若是負責保管失物的阿難尊者已經收下這件外套暫爲保管時,就不可再要回來,而要將寶衣捐獻出去。阿難尊者雖已暫爲保存,但不敢接受贈予。毗舍佉于是決定義賣這件外套,所得巨款全部捐出,興建了聞名的東園鹿子母講堂。
佛陀說:“毗舍佉前世今世都渴望做善業,也確實完成了許多善業,如同花藝專家利用一大批的花朵製作許多的花環一樣。芬芳的花朵有如賢德的善行,花藝師以芳芬美麗的花朵編串成美麗的花環,美化了這個世界。有修行的人以利人利己的善心善行,美化莊嚴了這個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