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調解家族的爭端
不隨波逐流
15~1
確實喜悅地生活
于憎怨中無憎怨
充滿憎怨人群中
無憎怨繼續生活
15~2
確實喜悅地生活
于疾病中無疾病
充滿疾病人群中
無疾病繼續生活
15~3
確實喜悅地生活
于貪欲中無貪欲
充滿貪欲人群中
無貪欲繼續生活
釋迦和拘利兩國中間的分界河盧溪尼河有一年發生旱災缺水,雙方都想獨占河水而結怨,准備戰爭以武力解決。
佛陀爲了雙方衆生的幸福安甯,決定加以阻止。他一個人單獨站在河的中央,兩岸的親戚看見佛陀,都把武器暫時收下,向佛陀禮敬。佛陀告訴他們:“爲何要爭吵?爲何爲了水而大動幹戈,傷及財産性命?大家不應懷著仇恨過日,不應自私爲己而增長敵意,不要沈迷于因五欲導致的仇恨中,應該活在無怨憎、無憂傷、無煩惱、無身心疾病、無痛苦之中,一顆心不應無限製地往外追求才好。 所做的事如果自他雙方都有害,累積惡業造成痛苦,這種事千萬別做。所做的事,自他雙方無害而且會累積善業、帶來快樂,就應該去做。發現行爲不正確,就應當馬上承認,勇于認錯,並加以自律,不要再犯。”雙方聽了佛陀的勸誡,爲自己的愚癡感到羞恥,終于避免了一場流血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