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劄記(七)

  華嚴劄記(七)

  佛陀一出場就是了不得啊!怎麼說呢?看看經中說的世尊從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明,照此叁千大千世界百億閻浮提、百億弗婆提、百億瞿耶尼、百億欝單越、百億大海、百億輪圍山、百億菩薩受生、百億菩薩出家、百億如來成正覺、百億如來轉*輪、百億如來入涅槃……全都是“百億”,這可不是小數字,幾卷經下來感受到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內心當中對佛菩薩的功德生起了景仰、向往。

  光明覺品和菩薩問明品是在一卷經上,文殊菩薩的出場可能是重中之重了!經中說文殊菩薩是諸佛之母,釋迦之師。大智獨尊,常爲一切菩薩上首。文殊師利是梵語,也稱爲曼殊室利。翻譯成中文叫妙首菩薩、又叫妙德菩薩、也叫妙吉祥菩薩,這其中叫的最廣泛的應該就是妙吉祥菩薩了。經雲:“一切世閑,親近供養贊歎,名妙吉祥。”又雲:于怨親中,平等不爲損惱,是妙吉祥。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毘婆屍如來、屍棄如來、毘舍婆如來、拘樓孫如來、拘那含如來、迦葉如來、釋迦如來。在《佛說放缽經》中說:“今我得佛,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衆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本是我師,前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當誦到菩薩問明品時心中略有疑惑,文殊菩薩這麼了不起,怎麼上來就向其它菩薩問明?下來的時候我就在思考文殊菩薩爲什麼要如此示現?想到了法師曾經說過佛菩薩就是演戲給我們這些凡夫看,我們根性太劣,直接來實的受不了。仔細地看看經文,那種慢心就消了很多,也不會覺得自己能看懂了,也就變得很認真了。前一段時間在課上,法師引導也說,成佛是要靠很多善知識的。善財童子之所以能一生取辦,關鍵就是在文殊菩薩的指導下參訪善知識,就這樣一位一位善知識的參訪下來,諸叁摩地的覺受不斷的生起,最後證得圓滿無上正覺,而一生取辦。親近善知識的功德是這麼的了不得!法師之前在課上也講過說學習佛法最關鍵處就是要靠依止善知識!因爲這條路我們沒有走過,只有在善知識的引導下我們才能走的上去。《華嚴經》當中賢首菩薩品中也說到親近善知識的好處:「若能親近善知識,則修無量諸功德,若能廣修諸功德,則能善解諸因果。若能善解諸因果,則成殊勝妙解脫,若成殊勝妙解脫,則爲一切佛所護。若爲一切佛所護,則生無上菩提心,若生無上菩提心,則能勤修佛功德。」這也正如一位大德所說的:只要依師做好了,得到道次第的證德如同探囊取物。也就是說師長所傳授的妙法甘露如同瓶瓶相灌,乃至于最難生起的菩提心和空正見都可以生起,我在想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弟子自身的條件要具足。《廣論》中講到說道之根本在于依止善知識,善知識有兩種,一是尊長善知識、二是同行善知識。在善知識十德相中也講到有“德增上”,只要他人有一分比我好的,我就可以去向他學習。大師外支以成,法師曾經也講到說佛菩薩只能比我們示現的強那麼一點點。《華嚴經》如來現相品中勝音菩薩也贊歎說:“佛身充滿于法界,普現一切衆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如來現身是隨緣現身的,而不是現叁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然後就說:嘿!我是佛!快過來跟我學。一切都是業感的,倘若真有這示現估計我就得樂瘋了。

  但是心中還是很疑惑啊!我真的見不到佛陀如此圓滿的示現嗎?反省一下自己的條件,的確是不可能的。寫這句話的時候自己還真的下了狠心,雖然自己也不想承認,但自己的惡業的確很深重,面對眼前的師長還不時的在造惡業,大慈大悲的佛陀法身是無處不在的,不是佛陀不示現,而是我自己不能見到。能觀不清淨,那麼所觀怎麼能圓滿呢?到此爲止也沒辦法不承認了。

  反觀自己,實在是叁種器過都具足,見到他人比我好的時候,效學之心卻很難生起來,從來不會主動向同學請教問題,哪怕是前面的法師都很少去請益。總覺得除了上座法師以外他們都沒有法!記得有一次讀到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時心中有疑惑,于是就向一位新受戒的法師請教,法師給予解答之後,看我一臉慘淡的表情,于是就說:“怎麼?你不相信是這麼解釋的?這不是我說的,這是師父說的。”我當時心中還真是不相信,還認爲法師拿師父來證成他自己是對的。于是,我就又當著法師的面請益了一位上座法師,結果上座法師也是這麼解答的,並且還把師父開示的摘錄拿給我,我這才相信。

  《大智度論》中說到:信爲能入。法師之前也引導說信是進入佛法之門,《華嚴經》前面十一卷經也都是在講建立信心。這時想到《廣論》當中宗大師說:“信爲極要,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叁寶、業果、四谛,然此中者爲信尊重。”尊重也就是善知識。經中講說文殊菩薩很久已前就已經成佛了,又是諸佛之師,一切菩薩之上首,他有如此高的成就卻還去請問列位菩薩,如此看來文殊菩薩不正是在向自己示現如理依師嗎!《妙法蓮華經》中講: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就是欲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菩薩以身示法告訴我要“信”、要不恥下問,“恥”是因爲有慢心,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反觀自己的現狀,怎麼才能進一步的去體悟佛法呢?

  法師曾經給我寫下過:現在人最缺乏的就是信心。此時,我心中暗暗發願一定要建立起信心,這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自己要去努力、要去進步,是自己要成佛、要具備像佛一樣的功德。我想這也是開啓佛法寶藏、進入佛陀不可思議境界的第一步。孔老夫子也講,叁人行必有我師,他人的優點去效學,他人的缺點是自己的一面鏡子。這也是業感緣起的道理,天人看到水是琉璃、惡鬼看到水是濃血,而人看到水只是水,還會分別這是髒的、這是幹淨的。《莊子》中講: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他人皆是佛,唯我是凡夫。不是佛不爲我示現,而是我實無慧眼,我若真的具足慧眼,則何處不能見佛,何處不聞佛法,何處不能修行,何處不是自己成就菩提的資糧?乃至于,當下的這本佛經不也是佛陀親口對我宣說的!

  

✿ 继续阅读 ▪ 華嚴劄記(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