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偈頌 講記 7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偈頌(7)

  第一講 ⑦

  果平法師 講授

  時間:2007年8月26日——29日

  地點:新加坡居士林

  

  第一、禮敬支

  意禮

  于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衆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意禮,就是意念上的觀想。

  于一塵中塵數佛

  如果一粒塵土是一方淨土,那在此淨土中有無量微塵數的諸佛充滿,這是通過意業的觀想,將限量境觀想爲無量境。

  各處菩薩衆會中

  不但諸佛充滿淨土,還有無盡的菩薩圍繞在佛的周圍。如此境界當然很難想象得到,但是可以通過經文念誦,去領略一下如此浩大的佛國淨土。所以我們誦經最好能夠“隨文入觀”,就是能夠盡量按照經文的要求去觀想,並祈請普賢菩薩加持,讓我們也能夠達到那樣的境界。

  過去有的修行人把《普賢行願品》做爲單獨修學的內容。我們現在雖然沒有證入到華嚴境界,但是通過《華嚴經》,通過普賢行願,把這樣的境界開顯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就好像得到了現成的果實,可以讓自己的身、口、意,努力地去朝那個方向走,最後我們就能夠趣入或者悟入普賢願海,這對我們凡夫來講,簡直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如果不是佛陀在《華嚴經》裏,把這樣的境界告訴給我們,不是普賢菩薩把這樣的大行願展現在我們面前,單憑我們凡夫的小知小見,怎麼可能想象得出一個身體能夠遍塵刹地去禮敬諸佛呢?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經文,隨文入觀,直接去領受一下佛菩薩的境界。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法界無盡,在此法界中有無盡塵刹的淨土,我深信每一淨土皆有諸佛充滿,每一尊佛皆有海會菩薩圍繞。

  現在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除了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以外,還有別的星球。除了地球有生命,其他星球可能還有生命。在佛經裏早有說,不但其他星球有生命,還有比我們智慧得多的高級生命,並且在他方國土,也有佛在成道。這是我們凡夫境界所無法思量的,但是在《普賢行願品》裏,通過普賢菩薩的慈悲,把這樣的境界開顯在我們面前。

  按照經文,依意業觀想,這就是“意禮”。

  我們在作頂禮時,除了有虔誠以外,還要有意念的專注,只有這樣的專注力,才能夠通過經文的念誦,大致體會到普賢菩薩廣博的境界。

  語禮

  即叁業中語言的禮敬。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除了以身業,以意業作禮敬之外,還要以口業來禮敬諸佛。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作爲凡夫只有一張嘴,只能發出一種聲音,但在普賢境界裏,卻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來贊歎佛陀的功德。“一切音聲海”指用來贊歎的聲音無量無邊如大海一般,而且非常地美妙,非常地宏大,像海濤一樣。贊歎的語言非常地優美,而且有用不盡的美妙言辭來贊佛功德。

  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不但以這樣的語言來贊歎過去的佛,來贊歎現在的佛,還要贊歎未來的佛,乃至盡未來劫贊佛功德無有窮盡。盡管這樣我們還是沒有辦法贊盡佛的功德,因爲佛德如大海般深廣,單憑語言怎麼能表述得盡呢?

  作爲叁寶弟子,在皈依裏也要求念佛的恩德。細想如果沒有釋迦牟尼在娑婆世界應化成佛,我們現在可能還是像盲蟲一樣,昏昏厄厄地生活直到死去。佛陀就像一盞明燈,給我們點亮了一條能夠覺悟的路,這樣的聖者之恩我們如何能感激得盡。

  在修學當中,有幾種思維是行者需要完成的:一個是關于人身難得的思維。這裏所說的難得人身是指具備十八個條件的暇滿人身。暇是指有暇,即有閑暇修學佛法,有八個條件,滿是指圓滿,即能圓滿完成修學,有十個條件。

  首先,能夠稱爲有暇人身的八個條件是:不在地獄道、不在餓鬼道、不在傍生道、不在邊地、無有邪見、不在長壽天、不在暗劫、不是盲聾喑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