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偈頌 講記 19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偈頌(19)

  第二講  ⑧

  果平法師 講授

  時間:2007年8月26日——29日

  地點:新加坡居士林   

  

  關于惡業,我們也要長記性,如果我們能夠憶念惡業的可怕,忏悔後發願我以後再也不造這樣的惡業了,希望自己的身口意從此清淨起來,有這樣的決心才能作爲最究竟的忏悔。在說到忏悔的時候,佛經裏也講,就算造了極大的根本罪,從大乘角度來講,也是能忏悔的。這與聲聞乘的講法不同,小乘戒認爲,若犯了根本罪,那是不通忏悔的。但從大乘的角度講,犯了根本罪也是能夠忏悔。

  大乘雖然有忏悔根本罪的辦法,但不是我們形式作作就算忏悔清淨了,清淨的標准按經書來講是可以衡量的。怎樣才算忏悔清淨呢?在戒律裏有說,如果通過忏悔,行者能見到好相,算是忏悔有感應了。我們如果能夠真正地依據前面所講的四力,進行真誠地忏悔,肯定能夠見到好相。哪些算見好相呢?據經典講,在修忏悔法時,如果在夢裏面夢到了佛像,夢到了清淨的蓮花,夢見了自己身上出很汙穢的東西,這些都算見好相,甚至于如果能夠見到佛放光,菩薩放光這些都算見好相。

  能見好相,才算忏悔時真的觸動了自己的內心,才算是因爲真誠的忏悔,得到佛菩薩的感應了。如果我們只是潦潦草草地做一些事相上的、表面上的忏悔,則肯定見不到好相的。因爲內心的罪根,都根本沒有觸動到。在這兒我們在講忏悔支的時候,以四力忏悔爲究竟的、殊勝的忏悔。

  下面是長行的內容:“複次善男子。言忏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于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那麼說忏悔,不僅僅是忏悔我這一世的惡業,包括我們無始劫以來,只要我們是在輪回,肯定從來沒有清淨過,是吧?如果哪一天自己清淨了,就不會再在叁界裏受苦了。

  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裏有說,假如我們造了罪,不忏悔的話,“若覆罪者,罪即增長,發露忏悔,罪即消滅。”我們造了罪,假如把罪覆蓋起來,那麼罪業會日日增長,這很可怕。對于修行者,每天應該是警覺的,這種警覺是對自己的善惡業要善加檢視,我今天到底是如法的還是不如法的,如果有不如法的行爲,自己一定要忏悔,如果能夠時時發露忏悔,自己的罪業就能夠清淨。

  “若此罪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們無始劫以來所造的惡業,如果有體相的話,那麼整個虛空都沒有辦法容受。“我今悉以清淨叁業,遍于法界及微塵刹,一切諸佛菩薩衆前,誠心忏悔,後不複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這一點我們對照四力忏悔來講,前面說“我于無始劫以來,由貪瞋癡,發身口意造諸罪業無量無邊,此惡業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這是思維惡業的可怕,這在四力裏,我們把它稱爲摧破力。想到惡業的可怕,才會有真誠心去發露忏悔。下面呢?“我今悉以清淨叁業,遍于法界極微塵刹,一切諸佛菩薩衆前。”一切諸佛菩薩衆前,就是四力裏的依止力,依止誰呀?依止極微塵刹一切諸佛菩薩,依止的就是盡虛空遍法界,像塵土這麼多的佛菩薩,面對他們誠心忏悔。依照這樣的忏悔儀規去作,我們把它稱爲對治力。“後不複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則稱爲遮止力,這句話很關鍵,就是我如法按儀規忏悔以後,再也不要造罪了,這是對以後行爲的保證。

  “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忏乃盡。”我修忏悔直到什麼時候爲止呢?這就是普賢菩薩的一個誓言了,或者說在精進裏,就像披甲精進一樣,自己是一個鬥士修學忏悔無有窮盡。“而虛空界乃至衆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忏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說我這樣的忏悔呢,只要說衆生沒有窮盡,我的忏悔就不會窮盡,而且在身語意裏,我的忏悔是不會有疲倦的,不會有厭離的。這也是一個決心。

  在《業報差別經》裏就有講到“若人造衆罪,造已深自責,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我們前面講了,哪怕我們犯了根本罪,如果能夠誠心地忏悔,也能夠通過忏悔的力量,把根本罪業得以消除,更何況這種支分罪業呢?

  在這兒,我們不要怕自己有叁業的過失,怕的是自己知道了過失而不忏悔。在戒律裏,佛也說,如果能夠知罪忏悔,還是佛的好弟子。怕的是對罪業,對忏悔無所謂,對一切果報無所畏懼。這種心態,雖行忏悔也只是形式和表面,達不到真正忏悔的目的。佛罵弟子最重的一句話是什麼?“無慚無愧!”即在罪業上沒有慚愧心,這真是無藥可救了,如果我們能夠知錯就改,那也一樣可以成爲佛的好兒子,所謂佛之健兒。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