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偈頌(33)
第叁講 ⑨
果平法師 講授
不染加行
于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于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惑”就是我們的煩惱,“業”就是我們的業力,“魔境”是指一切的內魔、外魔。希望自己能夠在煩惱、業力及內外魔中得到解脫,也能出汙泥而不染,不爲世間法所染汙,能夠在六道中,在世間中得解脫。
這是指明一個大乘修道者的境界,我們不是一個小心量人,希望找一個清淨的、避世的地方去成自了漢,我們要將道場建立在世間,建立在六道,建立在芸芸衆生當中,與衆生同呼吸,與衆生共命運。
作爲一個菩薩,修道雖然很重要,但修道不能舍棄衆生,這一點更重要。因爲我們的菩提誓言是:“爲利衆生願成佛”。成佛是我們的願望,但成佛的目的是爲了利益衆生,這更是我們的願望。正所謂古德有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猶如蓮華不著水,這句所對應的話是“于諸惑業及魔境”,意思是說,菩薩修道就要像蓮花一樣,它能夠出汙泥而不染。即菩薩雖處在世間道中,卻不爲世間的煩惱所染,不爲世間的惑業所染,不爲世間的魔境所染。這是指菩薩自己修行,屬自度。
亦如日月不住空,這句所對應的話是“世間道中得解脫”。意思是說,菩薩在六道中度衆生,應該像日月一樣,每天運行無礙。我們知道,每天太陽升起,陽光普照大地,能夠廣利衆生,但是太陽對世間卻無有執愛,東升西落,運行自然,年年歲歲,歲歲年年,起落自如,無有滯礙。作爲度世的菩薩,也應該像日月一樣,廣度衆生,無有染著,悲心平等,任運自然。這是指菩薩度衆生,屬度人。
于世間道中得解脫,這叫作不染加行,一個是不爲自己的煩惱惑業所染,第二個就是說不害怕在六道中度衆生。小乘人因爲懼怕生死,所以樂住涅槃,但對于大乘人來說,因爲他們不懼生死,所以就不住涅槃。這是大乘菩薩的境界。
利益衆生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于刹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
悉除一切惡道苦,菩薩能夠深入六道中的任何一道,去滅除衆生的痛苦。“悉除”是悉除每一道衆生的痛苦,沒有什麼地方是菩薩害怕去的,沒有哪一道的衆生是菩薩畏懼的。
等與一切群生樂,菩薩能平等給予一切衆生安樂。發菩提心有一個特點,就是對衆生平等。因爲所有的衆生都是菩薩要救度的對象,所有的衆生就像自己的親生母親一樣,對他們不能有所偏心。如果菩薩救度這個衆生多一點,而那一個衆生少一點的話,這種發心就不叫菩提心,這種菩薩也就不是真菩薩。菩提心是“等與一切群生樂”,給予衆生的安樂是平等的,減除衆生的痛苦也是平等的。
如是經于刹塵劫,這樣對衆生拔苦予樂要多長時間呢?那時間是無有窮盡的,所謂刹塵劫是將無盡刹土的每一粒微塵,作爲一劫來計算,以此作爲菩薩對衆生拔苦與樂的時間,直言就是時間無有盡頭。
十方利益恒無盡,利益十方衆生的菩薩事業無有窮盡。菩薩是衆生永遠的公仆,一旦成爲菩薩,那救度衆生的工作就沒有退休的一天。這也正是菩薩偉大的原因。
披甲精進
我常隨順諸衆生,盡于未來一切劫,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我常隨順諸衆生,盡于未來一切劫,我要恒常地隨順一切衆生,那怕盡未來劫也沒有疲厭。在普賢十大願裏面,這個被稱作恒順衆生願。
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我要恒長修學普賢廣大行願,直到自己圓滿無上大菩提,直到成佛爲止。
爲什麼我們要隨順衆生呢?因爲衆生是我們成佛的助緣,我們因衆生而成佛。佛視衆生如一子,所以才有恒順衆生就是恒順諸佛。假如說有的人修行,只知道供佛,甚至于損害衆生的利益,以占衆生的便宜來供佛,佛會高興嗎?不可能高興!在經書裏這樣比喻:這好比一個母親很愛她的兒子,但你卻割了這個兒子的肉,把肉拿去供養這位母親,請問,這位母親會高興嗎?
也就是說我們供佛、修法,不能損害衆生的利益。有的人占了衆生的便宜,以這樣的利益來供佛,佛認爲這是不清淨的供養。在比喻當中,就好像你將一位母親的獨生子身上的肉割下來,卻希望以這塊肉來取悅這位母親一樣。這位母親不但不會高興,心裏反而會滴血。從修法的角度來講,從我們希望圓成佛道,希望圓成菩提道來講,應該對一切衆生視作佛想。因爲衆生是未來佛,我們自己要想成就,必須依賴衆生而修行,假如沒有衆生的話,我們到哪兒去培植福報,去積聚資糧?根本連這個因緣都找不到。
在經書裏,我們看到有他方世界的菩薩,再再地贊歎娑婆世界的衆生,認爲娑婆世界的衆生更方便修六度,可以更快地積聚菩提資糧。我們很多時候都覺得娑婆世界很苦,但是他方世界的菩薩反而來贊歎,爲什麼呢?因爲他們覺得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有那麼多的不如意,因爲這些不如意,才有機會修忍辱;因爲這些不如意,才有機會對貧賤的人行布施等等,以此來圓成修道資糧。在作這一切菩薩事業的同時,最終是將我們很龐大的,很堅固的我執,徹底鏟除。所有這一切的修法,最終成爲鏟除我執的方法。
因爲凡夫,從無始以來更愛自己,那麼修行的人就是用種種的方法,令執愛自己的心少一點,輕一點。我執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佛陀以他大徹大悟的智慧告誡我們:我執除了讓你輪回以外,沒有任何利益可以帶給你。
衆生爲什麼會輪回?爲什麼會在惡道裏受苦?都是因爲這個我執,因爲對這個虛幻的“我”的執著。正是這個我執,讓我們生起強烈的瞋恨,因爲瞋,逼迫我們下墮到地獄;正是這個我執,讓我們生起強烈的悭貪,因爲貪,逼迫我們下墮到惡鬼道;正是這個我執,讓我們生起強烈的愚癡,因爲癡,逼迫我們下墮到畜生道。這等等的不如意,難道說是別人造成的嗎?不!這一切恰恰是我們自己一手設計的。讓我們下墮惡道的幕後導演是誰?恰恰是我們顧著很緊,時時爲他著想的,那個“我執”。
所以在這兒,一切修道都以怎麼去掉我執而展開,假如我們的修行不是圍繞著這個而展開的話,很有可能,我們的修道已經偏離了方向。如果我們能夠爲鏟除自己的我執而修行的話,那自己的心會變得越來越寬容,越來越清淨,越來越替他人著想,而不是永遠想到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