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證嚴法師心蓮·敬愛世界,珍惜萬緣

  敬愛世界,珍惜萬緣

   自歸于佛,當願衆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

   自歸于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于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歡喜結善緣

  靜思小語

  

  ⊙過去、過去,事情過了,煩惱也該放棄。

  ⊙沒有人事是非,叫做「無心」。無心傷害他人的人尚可原諒,有心接受傷害,並常常自尋煩惱的人,實在是不可原諒。

  ⊙治療傷口要有不怕揭疤的痛楚,因爲隔著一層厚厚的疤,敷上再好的藥,也發揮不了功效。

  ⊙以自我爲中心生出的煩惱,常在毫無防範的情形下,不但毀了自己,也毀了別人。

  ⊙有時一句戲言,也會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

  ⊙造謠生事的人,徒然顯露自己的無知與愚昧:有智慧的人聽到流言蜚語,頂多是一笑置之或報以憐憫的眼光。

  ⊙有的人用雙耳聽話,卻這耳進、那耳出:有的人用單耳聽話,也只聽甜蜜的,不聽平淡的。

  ⊙人對于仇恨總是會牢記在心,對于恩情卻很難長久不忘。

  ⊙因他人無心的過失而造成我們的重大傷害時,千萬不要執著于受害者的角色。只要轉個心境去想:對方除了萬分愧疚,更是惶然不安,那種心情比受害者更痛苦啊!

  ⊙障礙大都是人爲的,是與自己無善緣的人所造成的。所以要與人結好緣,不要結惡緣。

  ⊙「內在美」的本質是不頑固,許多人令別人討厭,就是因爲太頑固了。

  ⊙要充實智慧,一定要放棄頑固:人一頑固就會愚癡,不能接受新的思想。

  ⊙人最容易在獨處時,將自己的缺點及不講究道德、修養等行爲表現出來。因此,我們應該培養「慎獨」的工夫。

  ⊙不要封閉自己。要打開心胸去關愛別人,別人才會愛你。

  靜思小故事

   彰化有位委員的小女兒,年紀不足叁歲,曾跟媽媽到過花蓮,聽我說起醫院的種種,回家後就告訴媽媽:「我也要賺錢幫忙蓋醫院。」于是,母女倆商量好——只要「不包尿布、不尿褲子、睡醒不哭」,都可以讓她賺到獎金存到錢筒中。當我去彰化演講時,小女孩特地帶錢筒來到會場,那是一個好大的竹筒,比小女孩還高。  想一想,我們的社會怎麼不可愛呢

  即使這麼稚齡的孩子,也懂得發揮「愛」。

  一念叁千

  靜思小語

  

  ⊙若是有人讓你看不順眼,你不妨用觀世音菩薩的慈眼去看他。

  ⊙時常保持乎常心,不必在別人的外表上鑽牛角尖,也不要疏忽自己瞋、恨、愛、怒的心念。

  ⊙世間的美並沒有一定的標准,用一句籠統的話來形容就是「情人眼裏出西施」,合你的緣就是最美的。

  靜思小故事

   有一年中秋節,晚上六點多時月亮已經升上東邊的天空,但是卻彼烏雲遮蔽了。我們擡頭望天天無月,事實上卻有月亮,只是我們無法看到。

   等到月亮出來之後,大家都說:「啊!月亮真圓呀,」十五日的月很圓,十六日的月更大更圓,但是十七曰的月就稍成橢圓形。到底足月變或是人變

  都不是,只是由于地球與月球不停運轉而形成觀看對角變不同罷了。

  惜己敬人

  靜思小語

  

  ⊙「美」就是多結好緣,莊嚴身相,讓人見了起歡喜心。

  ⊙財物失去,可以複得:人格若失,則萬劫不複。

  ⊙人需要有禮節。盡管禮節是一種形態,但就是因爲有禮節的形態才美得起來。

  ⊙增加自信心,自然能排除外界的許多是非。

  ⊙心念不平靜,易起煩惱欲火:動了瞋心,生了癡念,則惡業熾盛,善業蕩盡。

  靜思小故事·之一

   有些做學問的人,他們熬夜苦讀,甚至繞了大半個地球到太平洋的彼岸,所爲固然是求知上進,但仔細分析,卻摻有強烈的求名之心。這種求名的欲心,也是人的另一種煩惱。

  靜思小故事·之二

   常見一些暴發戶,因暴得大利而喜好炫耀,想要考究穿著,卻又不懂素雅高貴的搭配,穿金戴銀的結果,只讓人覺得庸俗累贅。這樣的人實在很可憐!

   人有了錢,還要有智慧。有錢有能力,要知道如何運用。但是世上有智慧的人,到底有多少啊

  

  德無邊際

  靜思小語

  

  ⊙「自愛」,就是要把自己愛到連朋友都很敬愛你的程度:要讓大家愛你,就得先去愛別人。

  ⊙「自護」,就是要端正自己的行爲,使自己平安。

  ⊙對自己要以「平常心」,對別人要有「敬仰心」。

  ⊙如果不懂得做人,九十歲的人不比四十歲的人命長。不會利用時間,即使活到一百歲也只能算是衆生,而不是人生。

  ⊙有人罵你,你當下的反應就能顯出自己的修養到什麼境界。

  ⊙學識愈高深,心量要愈寬。

  ⊙常受到別人的贊美,容易迷失自我、高估自己,所以要時時謙虛禮讓。因爲學無止境,德無邊際,道亦無量無盡。

  ⊙愈是舉足輕重的人愈要小心,別讓「驕慢」把自己絆倒了。

  靜思小故事

   曾有人問我出過國嗎

  我說不曾,我怕出國會丟國人的面子。臺灣人一出去,外國人都會說臺灣人不守規矩,旅館只要用較差的讓他們住就可以。

   臺灣人真的不守規矩嗎

  我不知道。但希望臺灣能讓外國人認爲是禮義之邦、文化之國。如能受到別人的肯定,那麼無論我們到哪裏,都會備受禮遇。

  嚴己正人

  靜思小語

  

  ⊙能守本分,即使有五百戒也不算多:不肯守本分,即使五戒也嫌多。

  ⊙昨天的事,今天就要消化:剛剛聽到的是非,現在就要完全忘掉,決不能讓瞋恚的煩惱深入我們的心。

  ⊙能原諒別人的人最快樂。

  靜思小故事

   慈濟這幾十年的歲月,漫長的日子中,不只我一個人辛苦,常住內的出家弟子比我更辛苦!他們長年累月,身心盡奉常住中,無怨無尤。我面對常住內的出家弟子,該怎麼做呢

  唯有「嚴」己以「正」人。我的生活若不嚴謹,修行若不正確,如何領導這些日夜辛勞的出家弟子呢

  

  誠信之美

  靜思小語

  

  ⊙信,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起步。 一個人的起步,若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就無法完成人生的理想。

  ⊙平時言詞和善、守信用,又能爲人著想,說起話來自然夠分量。

  ⊙人要相信自己,但不要執著于「我」,不必事事爲「我」而做。

  ⊙人人都是活菩薩,只要彼此的心能和睦,相互溝通,即是最親切而有效的感應。

  靜思小故事·之一

   慈濟是一條長遠的道路,這個任重道遠的道業、事業、工作,最初只是起自一分「信」。當初要蓋醫院時沒有寸土片瓦,我只不過說一句:「我想蓋醫院。」全省每個委員就依師父的意願爲意願,努力護持建院事業。

   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是我認爲醫院若沒蓋成,慈濟誠正信實的理念就打了一個折扣。爲了言出必行,即使曆盡千辛萬苦、身心交瘁,我還是繼續籌建醫院。這是守信用、負責任的精神,因爲「信」是做人的基本。

  靜思小故事·之二

   幾年前,我計劃興建醫院時,有一次去拜見廣欽老和尚。

   聽說他平時一向禁口不語,但是看到我卻和我說了許多話。有委員告訴他:「我們要建醫院。」他便拍拍我的肩膀說:「汝心無欺,一定建得成。」

   此時,我才體會到「欺」就是「誠」的相反。道業以誠而成就,有誠意一定可以成就道業或人間的事業,所以做人絕對要無欺。

  白紙上的黑點

  靜思小語

  

  ⊙爲什麼大家有說有笑、分工合作時,卻唯有你孤獨一人

  因爲你不願與大家「同甘共苦」直到最後皆大歡喜的時刻。

  ⊙在和睦歡笑的團體中,若有一個不愉悅的面容,就像是一張白紙上的黑點,顯得極爲不調和。

  ⊙心境若是浮躁,再清淨的環境仍舊會有煩惱。

  靜思小故事

   常常有人告訴我,能在靜思精舍生活是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因爲精舍每人雖然工作很辛苦,卻很快樂,令人非常向往!

   事實上,因爲這裏的人都是以歡喜心而來,也都抱持相同的心態與目標,才能如此和睦快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