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自性海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卷四講記12
海雲繼夢 解經
累積、深化、超越/前言
目前的學佛人依據既有的模式來學,如此不名學佛,此乃宗教行爲而已。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佛法,是要我們「覺悟」,「翻破無明」,「恢複本來面目」,于生活上「自在灑脫」,這才是最重要的。故在儀式上不應花費太多時間,自己要有健全的認知,因此自我訓練「恢複純然的活潑心境」相當重要。
《華嚴經》中有言,聞已受持,乃至讀誦、書寫,爲人演說。此四個主要法門功德無量無邊,超過以叁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現在我們將這個狀況透過寫經、整理錄音帶或華藏工程研討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心靈方程式。由于我們的生活(命)是總體性的,各種因緣條件會發生變化,所以每個人的心靈方程式都不會一樣,如此才能避免重疊與抄襲。
例如此卷一開始介紹的十個「主火神」的解脫門,如何以最佳狀況來排列書寫?假如你只有一個狀況,是「唯一狀況」,兩個狀況,是「比較狀況」,所以「最佳狀況」至少要叁個以上。當我們在尋找這些資料時,會發現經文裏隱藏著相當豐富的寶藏,這就是一個收獲了。然後把主火神的名字和他的法門名稱排列一下,便可感受到主火神的性德是什麼樣子,這時你開始會有種震撼,因爲你對經文初期用心之故。然後從法義或整個理論結構上反複探討,當你完全投入之後,透過經文會感受到那股力量的沖擊,我們的生命質量此刻開始提升,心靈方程式也建立起來了,我們的成長、收獲,唯有自己方能感受到。
在建立心靈方程式的同時,必然會遭遇到的事情,即是如何「深化」?假如寫經寫到主火神卷四,你大概會發現到前面的部分必須重寫,還會發現這個數據應如何做個綜合整理。由于經文裏有很多相類似的部分,可以歸爲幾類,從這當中整理。當你有重新整理的念頭出來,就表示你已經「長大」了,不再依于原來既定的模式去流轉,而是隨著你一次、二次整理,它會一再出現新東西,你會感受到真正的理論基礎在那裏。是故深化的工作,是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整理錄音帶,同樣要用心投入。借著整理,沈思師父爲何這樣講?自己一直深入到最深的地步。這是屬于個人用心的部分。
參與「華藏工程研討班」,亦由聽錄音帶和看錄像帶下手。將這卷經文整理出兩叁千字的綱要,就其理論與大家交換意見,討論爲何這樣構成?我的接受程度,以及疑點在哪兒。借著討論可以修正「先入爲主」的觀念,另一方面更能累積很大的智慧寶庫,將來書寫成文章都很方便。假如現在沒有做到這一點,屆時將無從寫起,或者構不成系統。因此,借著整理將數據分類出來,配合經文的情況,如此累積了幾卷經文以後,我們的數據庫就很豐富了,自己也不斷在超越。
整理錄音帶和參與華藏工程,最大的特色在于透過深化,我們不僅可以建設自己的心靈方程式,也能自在地將內心所得告訴他人。此時「受持、讀誦、書寫、爲人演說」,通通做到了。我們的自性開顯,不僅上契諸佛之理,同時也下契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