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往生處理
⊙人往生後要如何處理?
[一]人往生二十四小時內盡量不要去移動,以免增其痛苦,靈前盡量保持肅靜,最好佛號聲不斷,讓亡靈神識平靜的隨佛號而去。 [二]往生四十九天內祭拜盡量避免殺生,家屬能持齋素食更好。因爲在四十九天內,亡者即依生前所造的福業、惡業而上生下墜趣入六道。如再以牲靈祭拜,則牲靈之怨將再加諸于亡魂身,更增添其業障。這時刻是子嗣報答親恩的最後機會了,喪禮中避免喧嘩,程序力求莊嚴肅穆,簡單隆重:一則避免浪費,二則亦可提高喪禮水准。
⊙佛教教人往生後,需要二十四小時助念,不可移動。而如果發願後將軀體捐出,是否不得往生善處?
死後將軀體捐出,乃生命的延續。佛陀曾言:「頭目髓腦悉施人」,絕對沒有一個救人的人還下墮地獄的,今日的科學證明了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正知正覺。
⊙一年前,兒子好端端的睡午覺竟至一睡不起,心髒痲痹往生了。每想到兒子就傷心痛哭不已。
不如轉這分痛苦的心虔誠念佛,對他更有幫助;哭是一分情鎖,反而束縛得他不能超脫啊!
⊙孩子意外往生,我日夜苦苦恩念,一直無法釋懷……
「百善孝爲先」,這孩子從小妳就爲他煩惱到現在;如果妳真疼他,就不要再煩惱了,將煩惱轉爲信念,就是孩子的功德。子女與父母間親緣的長短是一定的,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生出來就注定有死的一天,生死之間,最重要在于如何轉業。有人說:人死了要爲他「做功德」。其實,最重要還是親人的心態,如果由于小孩的死而轉變了父母的人生觀,使父母覺悟人生無常、及時行善,這就是孩子的功德,因爲他來人間度了父母。
本來小孩出生是要來侍奉父母的,但是,從小妳就爲他煩惱、憂心,直到成年:往生了還不斷爲他痛苦,這會增加他的業。父母的心業轉,孩子的業才能轉。
⊙我已經去法院辦理器官捐贈的公證,但是後來我聽說;人死後十二小時才可移動,而捐贈器官必須在兩小時內切割。我聽了很害怕,我該怎麼辦才好呢?
假如你怕苦、怕痛,可以取消啊,人如發一分菩薩心,菩薩心即是自身尚存一口氣,就讓人來「節節支解」,且能不生瞋恨,那麼更何況一息不來?如能把器官捐贈給需要的人,移植在別人的身上,就如延續自我的生命,是何等不凡有價值啊!
菩薩是生活在願力中,他有一分願力,若有痛楚也會痛得「痛快」,如果沒有這分願心,那就會很「痛苦」。
⊙人往生後,一定要等四十九天才能再投胎嗎?
不用等!業力強的馬上轉世,即舍此投彼!
⊙師父啊!我的業好重啊!
人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業,業重就歡喜接受。今天的事,讓它歡喜過去,不要常常哭;哭得家中愁雲慘霧,佛菩薩及善神怎麼會來呢?佛心與人心一樣,他天天聽到你的祈願,即使想來護持你,看到你哭喪著臉,也愛莫能助啊!
⊙兒子沒有一點兒壞習慣,可是,卻因癌症世,想到他,我就傷心欲絕。
往生對妳兒子來說是解脫,妳應該多念佛回向給他。」來念佛會讓妳心情平靜,再者因爲他的往生,使妳警覺人生無常,因而精進行善念佛,這就是他的功德,把功德回向給他才有用,光是傷心反而增加妳兒子的業呀!
⊙就讀國主大學的女兒,月前不幸車禍往生。我自認本身沒做任何罪業,爲何愛女會夭折?去問神蔔卦或牽亡,是否可知她在哪裏?
問神、牽亡,只在求心安,不如多念佛,一句「阿彌陀佛」即有無量光明。行、住、坐、臥皆可念,至心虔誠,即有感應力。母女連心,母親心苦,她也不得安甯,不如將念她的心轉爲念佛,以愛她的心來愛普天下的孩子。
⊙一會員因幼子意外身亡,日日與遺像相對傷心不已。
這是他的世緣,緣盡則了,如一直傷心,這分情鎖反會將他鎖住而不得超生;況且上有高堂,下有其它子嗣,不應執著的只想一個孩子。
⊙十多歲的女兒,數月前因病往生。我們除了捐出二十萬在其所就讀的國中設立獎學金。還每月以愛女名義捐贈建院基金,但仍然無法減少悲傷之情。
人生在世,只是因緣所系,緣起則聚,緣盡則散。人往生後多爲其念佛求往生極樂,如一味執著而以情鎖系縛,反而使她不得超脫,增加業障。
⊙人往生時,要爲他誦經超度,應如何誦?
一般人何德何能可爲人誦經超度?不如虔誠地念佛號,讓亡靈安息。如能請法師到家中,爲家屬開示,讓家屬能慎終追遠,則更貼切實在。
⊙五歲的孩子車禍身亡,我們將兒子眼角膜捐出救人。而親友都認爲:當父母的好殘忍,使孩子不得全屍。
眼角膜布施別人,延續你孩子的光明,即是生命的延續。你是爲孩子做大功德,成就了一位小菩薩,你們是天下最偉大的雙親。
⊙夫婿因意外往生,令我一直陷在頹喪中,無法振作精神。
萬法都是因緣生滅,夫妻、父子、兄弟的因緣也是一樣,一旦緣盡,各奔前程,互不相幹。如果一味執著思念,不但添加亡者業力,讓他超生不得,又于事無補,倒不如專心念佛,助他往生,這樣不是更有意義?
⊙夫婿往生後,我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沈潛體悟,才從哀傷中蘇醒過來。人心實在很脆弱,在沒有悟道前,永遠都在掙紮;現代人,物質腐蝕人心,尤且其心性的退化更嚴重了!
人生在世,愛既能得,也能失;愛別離是一種痛苦,抓不住的東西,不要勉強,勉強更苦。
我好希望把佛教生活化,回歸人類的真如本性。就像喝咖啡,我們常忘了咖啡裏也有水,而佛法就是咖啡裏的水。
⊙父親往生四十九天內,全家茹素,胞弟多年來的腸胃病,因四十九天的茹素:竟不藥而愈,兄弟姊妹更加親近了。家族問幾十年的恩怨,一時消泯,更加親切融洽。
你的愛心有多少,眷屬就有多少的關愛。
你有求,則他必有爭,如一味地要求別人,只會爲自己招來無窮苦惱。
⊙要如何幫往生者超度?
人都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怎麼超度?虔誠念佛就好,人隨業輪轉于六道,各人的業力豈是他人隨意可轉的?
⊙我兒子因故喪生,白發人送黑發人,真是痛苦啊!
妳的孩子來這世間的緣就到此爲止了,就像風筝一樣,妳要把手松開,讓他無挂礙地飛去,如果一直苦苦思念他,等于牽絆住他。妳每天悲哀、啼哭,這股「不孝」的業力將由他來背負。
何況,妳每天哭哭啼啼也會影響整個家庭的氣氛,讓家裏籠罩著一片陰霾,久了也會産生黴氣呀!倒不如把這分思念的心神用來念佛、行善,爲他在世間造福,這樣不是更有意義嗎?妳的孩子來世間短短十幾年就走了,能促使你們夫婦了悟人生,因而進入佛門,這將是他這短短一生中最大的功德了,是不是?
⊙有時去助念,病人一口氣一直斷不了,有人就建議念往生咒,助他往生,這樣可以嗎?
多爲他念佛就好。臨命終的人,一口氣斷不了時,心裏是很惶恐、很痛苦的。你看他身體一動也不動,好像沒有知覺,其實意識還是很清醒。此時,大家在一旁輕柔地念著佛號提醒他:「好好念佛,不要有雜念」,可以使他的神識得到安詳。總之,業不盡,死不了:業既盡,再怎麼留都留不住。人在生前,就要積極地福慧雙修,以求去來自在。
⊙我兒子發生車禍,但是對方賠償不公,我真不甘心。
既然學佛,就應有一分慈悲之心。學佛後,有佛法爲依皈,業力現前,應歡喜接受,不應再結惡緣。有道是:「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
⊙如何解脫舍離親情的痛苦?
用感情把病人拖住,他既割不斷又貼不近,對他本身而言也很痛苦;設若你能灑灑脫脫地以智慧的利劍斬斷情絲,該斷之時不要藕斷絲連,就能彼此解脫了。
只要能看開透徹道理,就能夠解脫自在;若不能看開,還是一樣痛苦。